位置:七考网 > 校园 > 活动 >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寄语研究生:修身与创新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寄语研究生:修身与创新

2018-09-12 16:47:54来源:人民网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一同见证同学们迈向人生新的阶段。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了辛勤汗水的父母、老师和亲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金秋九月是首都最美的时节,“芳树重重拥蓟门,苍茫烟翠满郊原”。就在这“蓟门烟树”之旁,一代代北邮人以国脉所系的神圣使命和传邮万里的家国情怀,投入到祖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描绘了北邮人前赴后继、永不言弃的生动画卷。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成为新一代北邮人。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我想同学们必须想清楚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研究生同本科生究竟有什么区别?或许一些同学对此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更多的新同学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原因是许多同学在这之前太忙,上课、复习、交友、社团活动、毕业、考研......忙的没有时间思考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随波逐流考取了研究生。其实无论从培养模式,还是从培养目标来看,研究生同本科生都有很大区别,绝不是简单学习年限的加长,多修几门课,多读几本书的区别。其中最为重要的区别是对论文的要求,大学的胜负基本取决于考试,而研究生的毕业大体靠的是学位论文。从今天开始,完成学位论文将是每一位同学最为重要的目标追求,要完成学位论文就要把吸收知识型的学习转变为研究型的学习,就要把单纯通过考试的阶段性目标调整为完成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目标。这种学习方式和目标的转换对治学与修身、知识的应用和创新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首先,希望同学们对治学与修身的关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立德树人的大熔炉里把自己锻造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同学们,治学对你们来说,不仅仅是增长学识、精进学术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格、修身正己的过程,希望你们都能体验到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的满足感,躬身实践中收获真理的快乐感,助人助己时实现价值的收获感。

谈到治学与修身,我希望同学们要以博闻广识之心治学,以虚怀若谷之心修身。金字塔之所以能千百年屹立不倒,是因为有厚重宽广的塔底为基。当下,专业之间交叉融合的力度不断增强,可以说,博闻广识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治学基本要求。你们的人生厚度将在博闻中慢慢累积,你们的人生宽度将在广识中蔓延舒展。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治学的过程其实也正是修身的过程。要追求学术上的进步,就要做到内心里的宁静,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积蓄学术素养,实现人生修为。

谈到治学与修身,我希望同学们要以崇尚科学之心治学,以踏实勤勉之心修身。同学们,何谓理性精神?就是对事物的观察、因果的探求、实验的方法浸入内心,成为自觉,成为坚定方向的稳固力量,而科学正是对理性精神的最好表达,正是对探索求知的最好体现。在未来的研究历程中,望你们不要盲从于他人的知识和方法,要善于用科学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勤恳务实,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把稳人生之舵。

谈到治学与修身,我希望同学们要以诚信严谨之心治学,以仁德宽厚之心修身。学术之目的在于求实,学术之根基在于坚守。学术的开展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明确的规范,对错综复杂的信息进行排列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耐得了寂寞,更要守得住底线。同学们,在困难与诱惑中学会沉下身子、耐住性子、转动脑子是一种大智慧;在虚假与浮夸中外绝声华、内无假借、潜心钻研是一种大美德。希望你们端正研究之风、恪守治学之道、严把学术之关,脚踏实地、砺练本领,向着自己心中理想目标的灯塔不断前行。

第二,希望同学们对知识应用与创新的关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创新创业的新时代里把自己锻造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同学们,如果说大学阶段的要求主要是吸收知识,让知识在头脑中发芽,长出幼苗,那么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这棵知识幼苗落地、生根、成长,长成创新之树,结出创新的果实。能不能让这棵幼苗落地、生根、成长?这是同学们能否走向创新、完成学位论文的关键所在!如何完成这样的转换和升华?我今天的提醒是,知识应用是连接学习与创新的桥梁,甚至可以说,寻找知识的应用是走向创新的必然途径!

谈到应用与创新的关系,我要告诉同学们,寻找知识的应用,是知识落地的必然要求。同学们考取了研究生,这说明你们都有出色的读书和学习的能力。但必须看到,学习是一种吸收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而创新是一种智力的输出,这“一进一出”是学习与创新的最大区别。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是应用,它虽然带有学习的模仿性成分,但它的智力输出特点同创新活动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只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追问和寻找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式,我们的思维模式就必然会从输入模式升华为输出模式,这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这就是说,对已有知识应用价值的不断追寻,建立创新型思维模式,是知识幼苗落地的客观要求。

谈到应用与创新的关系,我要告诉同学们,科学反思知识的应用,是知识落地生根的客观要求。知识幼苗在应用性思维的主导下可以落地,但要健康成长必须根深苗正。事实上,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和评估知识应用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她的根扎在科学的土壤中,才能保证她符合知识创新规律,符合科技进步规律,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这是“根深苗正”的必然要求。科学的最大价值无疑是指导实践。但指导实践说起来容易,验证起来往往非常困难。如同一个病人同时就医于几个医生,究竟是谁治好了他的病?可能众说纷纭。只有科学分析知识应用的理论基础,真正找到应用结果的理论源头,落地的知识幼苗才能持续获得土壤、水分和必不可少的养分,否则,知识幼苗获得生根的机会就没有科学的必然性。

谈到应用与创新的关系,我要告诉同学们,不满足于知识的应用,是知识成长为创新之树的客观要求。知识的幼苗落地、生根,只有持续获得充足的阳光,才能长成创新的大树,结出创新的果实。这缕阳光就是对知识应用的不满足,就是从应用中激发出来的旺盛的创新热情。我们要把知识应用于实际或者其它理论体系,就必须对原有的知识作再加工。但这只是再加工,不是创新!只有那些忙于应用,但绝不固步自封,绝不满足于简单应用的人,才能不断激发出创新的热情,从而为落地、生根的知识幼苗提供充足的阳光,长出创新思维的参天大树,结出知识创新的硕果。

同学们,上述知识“落地、生根、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贝叶斯网络智能训练系统,只要沿着这个网络迭代下去,训练下去,你的创新潜能、创新智慧就会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应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目的在于应用。这个系统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如果同学们暂时还找不到创新的入口,还不知道学位论文如何选题,完全没有必要去烦恼和彷徨,去耽误宝贵的起步时间,可以先从既有知识的简单应用干起来,它会激发出我们自己全然不知的创新智慧 。

同学们,从今天起,“北邮人”这三个字将伴随我们一生,这不是荣耀,而是责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敢质疑、做实学、求真知,让进取之声常鸣、真理之光常耀、求知之火常存。治学即修身,我相信,在北邮的求学经历中所面对的磨炼与收获、困难与成就都将成为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最后,愿同学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在北邮的校园里,绽放青春之花,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创造属于北邮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 校长 研究生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