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北京市海淀区近期密集完成一系列中小学集团化布局调整。新增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等8所中小学进入集团化办学的“快车道”。集团化办学作为区域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创新、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新的改革背景下成为人民群众逐步实现“上好学”的重要途径。如今北京市海淀区的做法体现了区域更深层次的办学新探索。
近年来,集团化办学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各地相应的保障政策相继出台。然而,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一是任务驱动。大多数的集团化办学基本都是行政主导下的任务驱动,属于政府行为,因此行政统筹、名校输出的师徒式发展成为基本方式,有时“拉郎配”也难免会出现。二是加法法则。从实践来看,大多数集团化主要采取“名校+弱校”“名校+普校”“名校+新建校”等形式,这种简单加法容易造成集团化进程中的浅尝辄止,简单挂名、有“集”无“团”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稀释困境。有的牵头校只是一味地向成员校“输血”,而没有引领共同“造血”。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相对性,其培育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和提炼,单纯输出会使牵头校产生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长量与需求量不匹配的现象,造成资源稀释。四是同质发展。由于牵头学校与集团内其他学校相比,一般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健全的管理机制、更优质的学校文化、更丰富的课程体系,这些优势在辐射、输出的过程中会带动其他成员校模仿,进而产生同质化发展现象,致使其他成员校的办学特色逐渐弱化。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不少集团化办学还处于较低层次,如何去破解?海淀区的探索给出了有益启示。海淀区以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为定位,启动了“优化教育布局工程”,在具体操作中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承办式。即新建学校由优质教育集团来承办,让优质教育资源跨校、跨区域、跨学段、跨性质流动起来,带动优质资源扩容倍增,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加盟式。比如海淀区在南部的万寿路、羊坊店区域加快布局,搭建中小学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支持北京市太平路小学正式加盟十一教育集团,形成更加紧密的办学关系。三是联盟式。比如在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之间建立联盟式办学关系,两校之间高效共享课程、教研、评价、资源等,助力学校内涵发展。可以看出,海淀区的探索已经跨过了个体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初步阶段,走向新办学范式的创新。
整体而言,集团化办学已经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现在需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与传统单体学校不同的办学模式和道路,推动集团成为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海淀区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迈向办学新范式的几条路径。第一,要将理念共生作为办学新范式的发展基础。在牵头校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呵护各成员校的文化追求,保留各自文化属性和文化传统,保护已形成的特色。第二,要将课程共建作为办学新范式的育人载体。各校学生的差异性客观上形成了对课程的差异化需求,牵头校应当带动其他学校在系统梳理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整合,推进课程群建设,实现课程群辐射和带动。第三,要落实师资共用,从单纯的教师流动转向有效知识循环。把教师个体特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显性化和成果化,变为集团的共享资源,实现更高水平的师资共用。第四,要推动管理共进。建立激发办学活力的扁平化管理机制,通过契约建立顺畅的合作机制,从垂直式管理走向分布式管理。
(作者:王凯 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