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内容页

世界最资讯丨“双高”中期绩效评价作用如何有效发挥

2022-12-27 15:55:00 | 来源:教育快播网

中期绩效评价是国家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政策调节工具,对于阶段性总结、评判、校偏有重要作用。当前,所有“双高”院校前期对项目指标、建设价值、推进过程、示范影响等做了系统诊断反思和总结分析,已完成中期绩效自评。之后,如何把绩效评价作用发挥到最大,集中精力对“双高”建设再反思、再总结,进而更加科学有效推进后半程建设,亟须解决三个问题。


(相关资料图)

反思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完成度和贡献度

绩效指标集中体现了学校对国家教育和产业政策的理解,对区域经济、社会、教育情况的把握,对自身办学基础、特色和规划的统筹,是“双高”方案落地的重要抓手。

把握三个“程度”,反思指标是否合理。一是指标完整程度。要系统对照、全面梳理指标是否涵盖了文件条款规定干的、产业发展要求干的、学校提升想要干的事项,如有遗漏,是否可通过后续努力弥补。二是指标科学程度。要系统评测指标的代表性、特色性、支持性,剩余指标能否按时完成,完成剩余指标能否获取更多成果。三是指标延展程度。原有指标已基本固定,调动空间不大,要超越指标本身,系统研判核心指标如何在“确定性”上做增量,在“成长性”上拓边界,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对表、对点、找逻辑线,反思指标是否完成。一是分类查验完成度。对照数据表,按文件对任务中期完成率要求,查验哪些指标已100%或超额完成、哪些可100%完成但未完成、哪些确实无法完成等,找出对应影响因素。二是诊断完成障碍。学校要对照基点,诊断经费到位和执行、项目推进、计算口径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三是核验佐证呈现。要系统排查佐证材料在多大程度上支撑了指标完成,佐证材料呈现方式与数据采集表、信息采集表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

抓住成果效益主线,反思指标是否完成得好。一是指标成果的增益与持续机制。既要与学校前期发展比较,也要与各档“同学”比较,判断指标成果的增量、性质、成效,以及成果产出是否有持续机制,把成果产出与全局挂钩。二是指标成果的影响辐射。要综合反思指标成果的影响力,从内部看,成果对学校一线教师和学生发展是否产生多维提升、对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是否有实质促动,从外部看,成果是否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支撑,对职业教育产生较大示范引领效果,还要判断离这些目标的距离、是否完全发力等。

总结整体建设的得与失

“双高”建设是个延续性工程,中期绩效评价不是终点,需要在反思基础上,通过总结来凝练模式、固化经验,查找差距、校准动力。

总结学校整体提升的正向效应。一是以总结寻求可持续发展规律。标志性成果是学校重点发力、衡量指标建设成效的重要证明,除了获取成果本身,还要挖掘成果背后规律性、启示性做法,并将其总结为流程、固化为经验、上升为规律。二是以总结探寻末端进步效果。“双高”院校的重要使命是争取大成果、展现大作为以及促进基层主体提升,而“双高计划”的进步之处在于,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要求“双高”院校项目建设关照师生群体的成长发展、基层组织的改进完善。三是以总结寻索内部治理影响。“双高”项目设计为优化学校内部治理预留了创新空间,学校要总结以群建院、跨专业教学组织等更加开放和柔性管理的方式,突破专业群建设的壁垒障碍和刚性约束,还要总结多元办学格局对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影响。

通过总结找准发展差距和动力。一是运用基准化分析,建立差距坐标轴。可把学校成果、做法与竞争对手成果及获取成果的成本比较,也可与一流学校在成果获取、信息流动、内部治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既是建立自信,更是找到平衡支点,增加自评客观程度。基准化分析还有一个前提,即对照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自我纵向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二是检修动力“锚”,强化“原动力”、迸发“新动力”。保持全程动力强劲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双高”建设进程过半,学校出现动力不足、不稳都属正常。中期绩效评价可看作是对学校建设动力的“体检”,要通过总结巩固“原动力”,回溯申报动机、方案研制和指标分解考虑、过程影响,分析动力“轨迹”参数,找到制约前进的“杂质”,还要通过总结找到“新动力”,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手段指导建设,避免因“路径依赖”造成方向和操作上的失误。

通过总结梳理提炼工作机制。一是平稳推进机制。“双高”建设犹如长跑,既考验爆发力,更考验耐力,总结成果“光环”背后那些算不上特色经验和做法的各种“耐力”机制,对学校长远发展也大有裨益,比如项目分解传递机制、业财联动机制、绿色节约机制等。二是高效运行机制。同是长跑,因时因地分配体力、配比速度,就可能比别人跑得更轻松高效。要通过总结区分哪些项目通过正常推进就能获得成果却花费过多精力和资源,哪些项目原本需花大力气却只有较少关注,可为后期资源、时间、精力更高效配置提供参考。三是风险防控机制。长跑因其长而存在诸多不可预测风险,提前预防、规避,发生后及时控制止损,就能降低风险,要通过总结排查以往项目推进中的风险点,巩固风险防控常态化机制。

谋划未来高质量建设的策略

反思、总结是学校对“双高计划”过去工作、产出和效益“复盘”并提出改进对策的方式,面向未来,还需考虑创新观念、实践、评价方式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观念上提升。一是加强关联问题思考。要深入思考国家启动“双高”建设的目的要求,站在国家和区域发展高度,分析学校在省域和全国的综合位置,观测职业教育、学校的作为和可为。二是盯紧战略、市场、国际,加强发展趋势研究。要盯紧国家战略对人才、教育需求,研究在经济社会形态变革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盯紧市场信号、产业变革,研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数量、规格,发展规划和技术难点;盯紧国际职教发展,强化比较借鉴,研究走向世界职教舞台中央的方法路径。三是加强工作方法集成。要实事求是,客观评估学校基础资源和发展方向,项目建设成果不盲目追逐“高”,不过分追求“多”;要抓好落实,逐条任务推进、逐个难点攻破、逐项纷争化解;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有限优质资源精准配置到重大项目、明显短板上,解决主要矛盾。

在实践上提升。一是向内强化内涵建设,下狠功夫创新模式。在人才高地打造、专业群布局、高水平队伍建设、多样化资源汇集等方面狠下功夫,对接需求、服务发展,创新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向外深化校企合作,以活方式解旧难题。要集约资源,优化校企合作内容、流程、标准,提升支撑企业发展能力。三是向上紧盯政策导向,用正思想“校”偏航向。国家政策代表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是职教战线重要航标,那些被各种排行榜扰乱的办学航向,必须正本清源、及时校正。四是向下优化变革方式,借高效率“提”新动能。要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变革“双高”资源、“双师”平台等的聚集方式,提升高质量开放与合作能力,还要超前规划管理、建设制度,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

在自我评价上提升。一是重视过程评价。将自我评价与行政评价相结合,发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年度绩效评价、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教学诊改等多种评价方式的集合作用,把过程评价作为及时反思、总结、提升的重要途径。二是优化评价手段。信息流、数据流是评价的关键要素,要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科学的数据留痕、迁移、分析、反馈机制,还要基于自我前后纵向评价体现特色水平、与兄弟院校横向评价体现增量和增值,调整自我评价标尺,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举措。三是完善评价主体。要吸纳企业、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评价主体,建设过程多听听学生、家长、企业、政府等主体的评价反馈,用好评价结果反馈,实现增值评价。

(作者池云霞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唐振华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双高背景下河北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