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常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然而“黄钟”与“大吕”最初的本义又是什么呢?“黄钟”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指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律书》云:“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规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六律”包括“阳六律”和“阴六吕”,合称“十二律吕”,简称“十二律”。之所以要谈到“十二律”,是因为在我国古代传统历法上,农历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年月日时——每年用“十二地支”纪十二个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十二律”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是相对应的。所以写二十四节气,是不能避开“十二律”的。正好大雪是每年农历子月“应律”第一天,子月又恰好“律中黄钟”。
前几天女儿打电话问我,现在已经进入子月了吧?我说,快了。女儿说,子月不就是农历十一月吗?我说,粗略可以这么说,严格区分是不能这么讲的——公历2022年11月24日,是农历十一月初一,但直到12月7日大雪这一天,才进入了农历壬寅虎年壬子月,相差13天呢。这个问题涉及我国传统历法阴历与阳历的关系。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记述,西汉落下闳和邓平等创制的《太初历》“晦明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有实用价值的是,于公元前104年颁布的《太初历》,吸收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
宋人郭印诗云:“仲冬阴气积,严霜冻郊坰。”不觉间,“冬三月”已经进入“仲冬之月”。冬季六个节气“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个节气,“孟冬之月”(农历十月)立冬、小雪,“仲冬之月”(农历十一月)大雪、冬至,“季冬之月”(农历十二月)小寒、大寒。其中,农历的月份即“朔望月”(也称“太阴月”),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我们先民将月亮亏盈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作“朔”——确定为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作“望”——确定为每月十五或十六。“朔望月”反映的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性规律,所以属于阴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先民根据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称为一“岁”;古人推算和确定一“岁”中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主要有“定气法”和“等分法”等。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的,即把太阳周年365.2422天均分为24等分,每1等分平均15天为一个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性规律,故属于阳历。我国传统历法——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而融合阳历成分创制的一种历法,严格地讲属于“阴阳合历”。譬如,有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是随着“朔望月”而过的,春节是正月初一,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故属于阴历;而清明和冬至则是随着节气过的,故属于阳历。在古典文献中,记载二十四节气资料较多的《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时则训》等,谈到节气时多以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月份——即“孟春(夏、秋、冬)之月”“仲春(夏、秋、冬)之月”“季春(夏、秋、冬)之月”为时间单位来阐释的,故一月之中包含着两个节气,讲得比较笼统,但也较为详尽;只有《逸周书·时训解》是半月一个节气,并以“五日一候”来对应某个“物候”进行诠释,讲得比较具体,但也较为简略。
俗话说:“小雪大雪,隔离半月。”大雪,一般在阳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今年是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十四)11时46分4秒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大雪的解释是:“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明人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亦称大雪“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据《吕氏春秋·仲冬纪》记述:“仲冬之月,日在斗,……其音羽,律中黄钟。……冰益壮,地始坼,鹖鴠不鸣,虎始交。……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淮南子·时则训》亦云:“仲冬之月,招摇指子,……其音羽,律中黄钟。……冰益壮,地始坼,鳱鴠不鸣,虎始交。……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是月也,荔挺出,芸始生,丘螾结,麋角解,水泉动。”《礼记·月令》亦讲:“仲冬之月,日在斗,……其音羽,律中黄钟。……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仔细对比,这三部书所记述“仲冬之月”的文字大同小异,但是包括了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的节候特征。虽然年代更古远的《逸周书·月令解》与上述三部书之记述基本上相近或相同,不过《逸周书·时训解》却是专门讲大雪的:“大雪之日鴠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大意是大雪这天寒号鸟不再鸣叫,再过五天老虎开始交配,再过五天荔草开始长出来。
读者诸君可能已经注意到,《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包括《逸周书》)均记述:“仲冬之月,日在斗(或招摇指子),……律中黄钟。”其中,“斗”指二十八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之斗星,“仲冬之月,日在斗”,指的是太阳在仲冬之月的天文位置,“大雪,日在斗十二度”(《三统历》),“冬至,日在斗十四度”(《元嘉历》);与“律中黄钟”结合在一起的大意是,仲冬子月即十一月中的两个节气大雪、冬至先后到来,仲冬气至,则黄钟之律应。关于“黄钟”,东汉刘熙《释名》讲:“黄钟:十一月之律,子之气也。钟,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一曰:阳气踵黄泉而出也。一曰:钟,动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养万物也。”东汉儒学大师高诱对《吕氏春秋》之“律中黄钟”训解:“黄钟,阳律也。竹管音与黄钟和也。阳气聚于下,阴气盛于上,万物萌聚于黄泉之下,故曰黄钟也。”俗话说:“小雪封河,大雪封山。”又说:“小雪流凌不流凌,大雪封河定封河。”大雪时节,也正是天气日渐趋于大冷之时,是谓“阴气盛于上”;然而自然之道是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故贞下起元、阳极阴生、阴极阳生,是谓“阳气聚于下”。仲冬之月“律中黄钟”,“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万物皆有感应或应和。
《逸周书》“大雪之日鴠鸟不鸣”(鴠读音dàn),与《吕氏春秋》的“鹖鴠不鸣”(鹖读音hé)、《淮南子》的“鳱鴠不鸣”(鳱读音hàn)和《礼记》的“鹖旦不鸣”,指的是同一种鸟——寒号虫。据明代药王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寒号虫》记述:“寒号虫【释名】鹖鴠、独春,屎名五灵脂。﹝时珍曰﹞杨氏《丹铅录》谓寒号虫即鹖鴠,今从之。鹖鴠,《诗》作盍旦,《礼》作曷旦,《说文》作鳱鴠,《广志》作侃旦,唐诗作渴旦,皆随义借名耳。郭璞云:鹖鴠,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曰寒号,曰鹖旦。《月令》云:仲冬,鹖鴠不鸣。盖冬至阳生渐暖故也。【集解】﹝时珍曰﹞曷旦乃候时之鸟也,五台诸山甚多。其状如小鸡,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鸣若曰:凤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鸟雏,忍寒而号曰:得过且过。”我的故乡塞北,与寒号虫甚多的五台山只隔着一座雁门关。记得童年时,每逢我想偷懒之际,母亲便会笑着说:“你就是个寒号虫!天冷的时候就说:‘咝喽喽,咝喽喽,冷死个我,到了明天垒它个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又说:‘得过且过,阳婆窝儿暖和。’”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寒号虫从大雪之日便感应到“阴阳争,诸生荡”——阳气就要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还叫唤个啥呀!故“鴠鸟不鸣”。至于“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亦是感阳而发,应时而生。据《本草纲目·兽部·虎》记述:“【集解】﹝时珍曰﹞《易通卦验》云:立秋虎始啸,仲冬虎始交。或云:月晕时乃交。又云:虎不再交,孕七月而生。”《本草纲目·草部·蠡实》亦讲:“蠡实【释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月令》:仲冬荔挺出。郑玄注云:荔,马薤也。【集解】许慎《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时珍曰﹞蠡草生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开花结实。【正误】﹝时珍曰﹞《别录》 蠡实亦名荔实,则蠡乃荔字之讹也。”
南北朝时期周兴嗣《千字文》有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汉书·律历志》亦云:“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钟者,种也。”“黄钟”的“黄”,是地下黄泉的黄,中央黄土的黄,五色之中黄色的黄;“黄钟”的“钟”,乃孳萌万物的种,草木生物的种,粮食种子的种。《释名》云:“钟,种也,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值此“律中黄钟”的大雪时节,该当痛痛快快下几场大雪,是谓“黄钟大雪”。俗话常说:“大雪三白,有益菜麦。”又说:“大雪三白定丰年。”至于“黄钟大吕”的“大吕”,则要等到“季冬之月……律中大吕”,那已是腊月的小寒、大寒时节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