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此刻的我只想亲吻你的嘴。”
“这时一群小姐姐把我包围,一人喝一杯那还能不醉。”
(相关资料图)
这两句土味歌词,来自这两年流行的歌曲《黑桃A》。听到这首歌,我的脑海中迅速浮现起了嘈杂的夜店和迪厅、叼着烟的小镇青年,以及年轻人们举杯相庆的画面。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首歌再一次火爆全网,搭配的居然是一群三四岁的幼儿园孩子,又唱又跳的场景。
最近,西安有位家长投诉说,幼儿园教3岁的孩子唱跳《黑桃A》,因为歌词过于低俗露骨,担心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家楼下的幼儿园也在放这首歌!”“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课间操都放《龙的传人》,现在已经变成了《黑桃A》。”不少网友也反应,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可以看出,幼儿园播放土味歌曲并非个例,已经有不少家长都感到了疑惑和困扰。
我们不禁要问,成人化的音乐舞蹈是否适合于儿童?土味歌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又要如何帮孩子抵挡低俗流行文化带来的伤害?
01
从口水歌到低俗文化,孩子无法出淤泥而不染
面对席卷幼儿园的口水歌,有网友认为,3岁的小孩就算跟着歌曲唱跳,也不会明白歌词的意思,因此家长们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但是,孩子3岁的时候不懂,到了五六岁该上学的年纪、到了青春期,依然不懂吗?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发现这些歌曲竟然是老师教给自己的,因而奉为正统、经典,家长再想要纠正,显然为时已晚。
如果一个孩子的童年被低俗的歌曲包围,以后他们学写作文的时候,会不会把色情的内容写进文章里?他们与朋友交谈的时候,会不会使用低俗的语言,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相信家长们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所以说,家长反对幼儿园教孩子口水歌,绝不是过于敏感,而是对于孩子成长的合理担忧。
前段时间,有一篇0分作文在网上热传,题目叫《我好无聊》。只见占满一页纸的作文,前半页写嗑了多少瓜子,后半页把前文的字数、标点、笔画数了一遍,不似作文,更似网络段子。
这篇作文乍一看似乎还挺有趣的,但是仔细思考之后,却让人不得不为这名小学生的文化水平感到担忧。
很多孩子在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中长大,看的是互联网爽文、听的是低俗“神曲”、玩的是色暴游戏,写出这样的作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些口水歌、网络段子所代表的,正是一种去思想化和泛娱乐化的低俗文化。
去思想化,是以娱乐来消解理性和深度的思考,把思想性排斥在娱乐活动之外;泛娱乐化,则是把本不该娱乐的事情当成是娱乐,比如小学生写作文、做课间操等等。
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浸润在低俗文化之中,必然会以低俗文化为乐,甚至是崇尚低俗文化,把感性、低级的快乐当成是终极的追求。
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行为、道德水平和价值观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是为人父母所不希望看到的。
02
成人歌曲席卷幼儿园,是一个无奈的必然事件
想想我们小时候唱过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种太阳》《捉泥鳅》等等,不仅旋律动听、歌词充满童趣,还弘扬了爱国爱家的价值观,能够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然而,放眼最近的10年乃至20年,好像再也没有这样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儿童歌曲问世了。
取而代之的,是《小苹果》《孤勇者》《黑桃A》这类成人流行歌在孩子们之间的热传。
对于这一现象,著名歌唱演员谭晶曾经做过一个社会调研。她发现,“当代音乐人创作动机的功利化倾向、优秀创作人才的断层、过度商业化中的管理无序,以及一些媒体的误导性宣传,是导致优秀儿童歌曲匮乏的重要原因。”
优秀的儿童歌曲越来越少,幼儿园老师才会转而在成人曲库中做筛选。
而社交媒体上的口水歌,虽然歌词低俗,但胜在节奏性强、曲调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跳起来容易踩拍,也就成为了被选中的替代品。
但是,实然意义上的被选中,并不代表应然意义上的该选中。
以幼教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们,对于低俗文化的认识不清、分辨不足,才把这类歌曲引进了幼儿教育中,这也是口水歌席卷幼儿园的另一个原因。
一些老师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短视频,遇到喜欢的流行歌曲和舞蹈,就想要引入到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中。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成年人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同,对于低俗文化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对于成年人来说,听到这些口水歌,可能会觉得新鲜有趣,但也就是一笑而过,不会把这些歌曲和文化艺术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听口水歌的同时,也会去欣赏其他类型的艺术作品。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幼儿园放的都是口水歌,那么他们的世界里就只有口水歌,而且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寻找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了。
03
无法屏蔽所有声音,就让经典占领孩子的耳朵
如今,孩子们上幼儿园、走在大街上、在网上冲浪、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都不可避免“被”听到一些口水歌,这是家长没办法阻止的。
父母所能做的,是让孩子接触更多其他类型的文化,用更富有气质和内涵的文化来争夺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对雅文化的兴趣。
演员黄觉和麦子十分重视对孩子艺术素养的培养。儿子小核桃学习钢琴,女儿小枣学芭蕾舞,两个孩子在艺术上都有着很强的天分和兴趣。
但是,孩子们学习艺术都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每当女儿说自己累了、不想继续学习,麦子都会严厉地要求孩子把该做的练习做完。
麦子认为,“孩子因为兴趣开始学习,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而是应该先学会再谈喜欢不喜欢。”
如果说口水歌所代表的是低俗的文化,那么钢琴、芭蕾、书法等等,就可以被称作是雅文化。
低俗文化和雅文化相比,能够更快、更广地占据人们的视野和精神,因为它像快餐一样能够带给人们即时的快乐,不需要坚持就可以习得。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对雅文化的兴趣,就要像麦子一样,鼓励孩子坚持、不放弃,只有真正了解、习得之后,才能感受到雅文化所带来的快乐。
此外,黄觉还主动让孩子远离网络世界的影响,不赞成孩子上网课,而是整理孩子的书本和课件,亲自教授孩子的学习。
这也给父母带来了启示:尽管我们不能杜绝互联网带给孩子的一切影响,但也可以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刷内容低俗的短视频、少看一些缺乏营养的商业电影,多带孩子参加线下的文艺活动。
孩子接触的文化类型越多,对于文化作品的分辨力也会越强。当他们愿意去欣赏和学习高雅艺术的时候,也就不会把低俗文化奉为唯一选择。
当然,无论是雅文化还是低俗文化,都是大众文化需求下的产物。
我们防止低俗文化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不是要把低俗文化“赶尽杀绝”,而是要让孩子在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尽可能少地接触低俗文化,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三观。
只有从小远离低俗文化、接触雅文化的孩子,才有可能在长大后成为雅文化的创造者,为更多的孩子构建一个有活力、有价值的文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