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内容页

全球关注:中国留学生,在泰晤士河边“捡垃圾”

2022-11-21 18:56:19 | 来源:教育在线

在泰晤士河边,

有很多被历史掩埋的“边缘故事”。


(相关资料图)

作者:王喆宁

编辑:陈佳莉

2020年到伦敦留学后,张胜佳迷上了一项小众活动。

拿上铲子、塑料袋,穿上及膝的雨鞋,背上黑色帆布包,他来到泰晤士河边的滩涂,走走停停,时不时蹲下来仔细翻找,然后把找到的东西塞进包里带走。

别误会,他不是在捡垃圾,而是加入了英国当地一种叫“泥泞寻宝”(mudlarking)的业余考古活动。

“寻宝”近30次之后,他家里的货越堆越满,从玻璃瓶、刀叉、旧手机,到戒指、烟斗、神像,都成了他眼里的“宝贝”。

在一小片带着污渍且形状不规则的青柳瓷上,张胜佳发现了神秘的“东方符号”。由此,两百多年前英国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古老文明产生了联结。

这块青柳瓷还成了他的毕业设计作品《英国制造》(Made in England)的“主角”。

“未来我会继续做这项研究,让它成为有完整叙事的影像和一组雕塑作品。”张胜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寻宝”

2020年,张胜佳来到伦敦攻读纯艺术专业硕士。

当时,因为疫情原因,他每天只能待在宿舍,有时候从窗户往外望去,能看到退潮后泰晤士河岸的滩涂。一次,他偶然发现一些人在岸边寻找着什么,便对此产生了好奇心。这有点像他以前在家乡做的事——“在广东家乡的海边,也捡到过一些好玩的东西”。

深入了解之后,张胜佳第一次接触到这项被当地人称为“泥泞寻宝”的活动。

· 英国当地一些“泥泞寻宝人”在社交网站晒出的“宝贝”。

在18世纪末的伦敦,“泥泞寻宝人”(Mudlarker)开始出现。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以在河滩泥泞中捡到的一些零碎物品为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妇女和童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工作,那些被污水冲上岸的废物中,经常藏着碎玻璃、针头之类的东西,一不留神就会被划伤。更可怕的,还有人因此染上了由老鼠传播的“魏尔氏病”。

到了近代,这项活动不再被视为一种职业,反而吸引了一批业余考古爱好者。人们想要加入这个“考古队伍”,还需要伦敦港务局的批准。

“登录官方网站后,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等,再上传照片,生成的电子证件会发送到申请人的邮箱。”张胜佳解释,“最后需要缴费,之前是3年90磅,现在涨价到了96磅(约合812元人民币)。”

会员可以从官网获取不少信息,包括所谓的“藏宝地图”,以及一些“行规”,比如,如果有人挖掘出具有考古价值的东西,就要根据相关法律上报。

第一次“寻宝”,由于没有经验,张胜佳选的时间有点糟糕。

那天天气有点阴,风挺大,他只拿了一个塑料袋,就前往离家几站地铁远的码头。当天,他虽然只捡到了一些碎瓷片,却很惊喜。

“寻宝”之旅有时险象环生。

一次,因为不熟悉泰晤士河的潮汐规律,还在河滩上忙碌的张胜佳猛然发现,原本上岸的路已经被水淹没了。幸好几位正在散步的大爷看到他被困,在岸上为他指路,一点点帮他找到了上岸的梯子。

还有一次,他几乎整条腿陷进泥沼之中,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脱险”。

去的次数多了,张胜佳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要提前看好涨潮时间,潮水涨得很快,容易被淹;滩涂的烂泥比较多,有时候可能会陷进去;泥沼里可能有铁钉、碎玻璃等,如果被划伤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探秘”

“捡”只是泥泞寻宝的第一步,捡回来的东西怎么处理呢?

张胜佳会先把这些“宝贝”清洗干净,晾干后贴上标签,拍照记录。“一般的物品就装在袋子里放起来,有特别的再挑出来进行分类。”

在张胜佳的家里,有一个四层抽屉柜,柜子里堆满了经过河水冲刷的旧物,有动物的牙齿、宜家的叉子、各色玻璃瓶、旧手机、烟斗......种类丰富。

· 张胜佳捡到的像麻薯的石头。

那些“宝贝”背后的故事更让张胜佳感慨。

一次,张胜佳捡到了一枚红宝石戒指。鉴定专家跟他说,这是枚订婚戒,来自上世纪30年代,“大概是两人闹分手后,女生把它扔到了河里”。跨越一个多世纪后,这对情侣可能早已不在人世,而见证他们这段爱情终结的物品,却没有被岁月侵蚀,几乎完好无损地落到了张胜佳的手中。

最让张胜佳感到好奇的“宝贝”,是那些蓝白相间的中国风碎瓷片。在不同的滩涂区域,他都曾捡到过类似的瓷片,且一直以为这些东西应该来自中国。直到有一次,他在二手市场上买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产出的一款瓷盘,回家核对后,发现与捡到的碎片花纹相吻合。

经过调研,张胜佳发现,这种瓷器叫青柳瓷(Blue Willow),虽然周身布满东方文化符号,但确实是英国本土制造。

18世纪下半叶,英国陶瓷工匠怀揣着对东方异域文化的想象,仿照青花瓷制作出这种瓷器,装饰元素包含青柳、宝塔、桥梁等。

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张胜佳开始探索器物背后的使用群体,以及他们与社群的关系、跨地域文化交流等问题。

“当时,茶叶在英国很流行,人们觉得喝茶的时候配上中国餐具,可以体验到异国情调。”

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这种瓷器在工厂大量被复制,流通于市场上,也成为中产阶级身份的象征。张胜佳在一些英国同学家中发现,直到现在,他们每天盛饭的碗上依旧印有青柳图样。

除了捡到的瓷器碎片外,张胜佳还搜集到很多相关资料,有与“泥泞寻宝”相关的纪录片,还有与青柳瓷相关的老电影等。他决定将研究成果做成毕业设计展览。

展览的幕布上,两条蜿蜒的白线代表泰晤士河,河流两岸分布着瓷片被捡到的位置,再配上西方电影中出现相应餐具的片段。

观众走进展厅,可以看到张胜佳拼瓷片的过程,也可以看到青柳瓷的使用场景。旁边的电视上播放着带有此元素的影像,比如1931 年的迪士尼电影《中国瓷盘》“The China Plate”、英国儿童节目“摇滚宝宝”(Tweenies)等。

· 1931 年,迪士尼电影《中国瓷盘》( The China Plate)中的画面。

他将展览取名为《英国制造》(Made in England),灵感来源于盘子底部的标识,寓意英国人将想象中的东方文化通过生产变为日常物品。

“信仰”

家乡对张胜佳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出生于广东潮汕,家乡文化带有“庶民性”(即从社会边缘群体的视角看问题),这使得张胜佳更关注“非精英叙事”,也影响了他后续在研究生时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家族、民间信仰和早期跨国联系等主题。

小时候的张胜佳特别喜欢看历史书。上大学后,他攻读室内设计专业,由此积累了建筑学相关知识。历史和建筑学交杂融合,在他心中埋下了探索人类发展史的种子。

张胜佳离家来到伦敦读研时,带了不少东西。在一大堆行李中,葵斗碗格外显眼。

因为潮汕盛行民间信仰,张胜佳经常跟着家人去庙里参加祭拜仪式。有一次,从庙里出来,他在旁边拆迁的废墟中发现了这只碗,便捡起来拿回家中。

研究后他发现,葵斗碗的诞生与潮汕食物短缺的历史有关。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潮汕人多地少,粥这种节约粮食的烹饪方式开始流行,葵斗碗因为隔热、利于盛粥而大量出现。

“碗上有一些符号,和生育、食物、长寿以及家族等有关,我带到英国后,本来想做成一个比较抽象的作品,但和英国导师沟通后,发现他们不太能理解这一创作。”

因为英国人不明白粥是什么食物,张胜佳只能解释为类似麦片粥一样的平价食物。此外,不少创作背景的差异,也给他的创作带来障碍。

之后,导师向他推荐了人类学和民族志的理论研究方法。张胜佳决定将葵斗碗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文化脉络全都讲清楚,尽量清晰地呈现研究内容。

“因为食物不够、寿命短,潮汕人希望生育更多后代来改善家庭条件,但更多人口使得食物更加短缺,所以一部分人下南洋谋生。”

张胜佳通过葵斗碗上的符号,串联起潮汕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家族迁徙故事,以及当地食物短缺的历史。

· 葵斗碗资料图片。

今年,张胜佳在伦敦街头搞起了新作品——《临时神龛》,灵感来源于他的一次偶遇。

当时,他和朋友在深圳散步,看到一个收废品的人,把废弃饮水机的门拆掉后,拿橘子插上香放入其中,供奉神灵。

“来到伦敦后,很容易捡到旧家具,某些局部的构建也很类似神龛的构造。”张胜佳在街头找到一些建筑“灰空间”,例如电箱与排水口等,将“香炉”置于这些空间。

“香炉”往往就是手边最常见的物品,有时候是橘子、苹果,有时候是用完的罐子或碗,神龛中也不摆放神灵,只是“希望人们可以重新思考信仰的本质与崇拜对象之间的关系”。

异域街头,张胜佳还在不停地寻找和探索,试图以独特的视角,讲述更多被历史掩埋的“边缘故事”。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