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又是一年毕业季,如果搁在过去,在这时提起“延毕”二字,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要倒吸一口凉气。对研究生而言,延迟毕业,往往意味着毕业论文未能如期完成,或是答辩未能通过;而对毕业标准相对宽松的本科生而言,延迟毕业,更是接近于一种“人生污点”。不过近年来,逐渐开始有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不再把延毕视为洪水猛兽,反而将其视为正常的人生选项之一,甚至想方设法寻求延毕。
日前,《北京青年报》采访了3名在人生岔路口“主动延毕”的985高校毕业生,呈现了他们选择延毕的原因,以及驱动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思想基础。在访谈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的视角下,贴在延迟毕业这件事上的负面标签,正在受到新观念的撬动。有受访者表示,在他就读的院系,每年都有人因为论文难产、求职不顺、犹豫要不要考博考公等原因主动延毕,只要向导师申请就能通过。这说明在某些小环境中,延毕已经不会再被“妖魔化”。当然,也有受访者需要通过故意“挂科”的方式才能延毕,在同学中仍属异类。但在当事人看来,相比于别人怎么看自己,他更加在乎的,是能不能以自己的节奏把握人生的方向。
以学历为衡量标准,这几名身在985大学的受访者,算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能从小到大都是在别人的期待之下成长起来的。越是在这种环境里,延毕越容易被打上“失败者”的烙印,使人倍感压力。大概六七年前,我有一位同龄友人,曾经因为被答辩教授要求修改毕业论文,险些延迟毕业。当时,他几乎感觉天都要塌了,仿佛蒙受了奇耻大辱,好在后来及时改好论文,得到了教授认可,才侥幸“逃过一劫”。从这个角度上看,《北京青年报》的这篇报道虽然采访的人不多,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让我们看到: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延毕羞耻”。
仔细想想,“延毕”在过去为什么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其原因无非在于:那时几乎没人会主动选择延毕,延毕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学业不精、力有不逮而“被迫延毕”。在这类人身上,延毕自然会被贴上负面的标签。然而,从本质上看,延毕只不过是一项教务手续,既不是考试不及格,也不是行政处分,并不和学生的能力、品质直接挂钩。对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想要多给自己留一些时间的学生而言,仅仅因为他们选择了延毕,就用想当然的成见定义他们,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
过去,几乎没有大学生想要延毕,是因为社会观念普遍认为:人生的时间容不得半点“浪费”,学生就该赶紧完成学业、赶紧参加工作,只要条件允许,很多家长甚至热衷于让自家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跳级”。如今,大学生逐渐敢于选择延毕,则是因为当代年轻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很多人不再认为大学生非得在学校和就业市场之间“无缝衔接”。一些人或许不会延毕,但也会选择在毕业后“Gap”一段时间。这既是新世代更注重个人感受与发展自由的体现,也说明学生的“毕业焦虑”逐渐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很多留学归来的毕业生都知道,在一些国家,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延毕,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个学制规定为两年的硕士学程,可能有一多半同学都要花费两年以上时间才能毕业,没人会对此说什么,延毕的人也不会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对延毕明显排斥,其实是我国高校里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不仅和前文所述的观念有关,也和社会就业环境有关。当一个应届生去找工作时,很多用人单位如果看到简历上有延毕记录,都会满腹狐疑、问东问西。就算年轻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如果社会观念不能同步跟上,大学生依然会对延毕心存恐惧。而在就业环境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这种恐惧更会加倍。
耐人寻味的是,在访谈中,有主动延毕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足够理想的工作,才主动选择延毕的。如果这一点在之后成为其求职路上的绊脚石,反而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此,在社会上具有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人,还应更贴近年轻人的世界,站在他们的视角上考虑问题。越早祛除延毕这件事上的复杂色彩,越能让每个年轻人都能舒展地成长,充分展现自身闪光点,进而实现人才的高效配置。对此,高校可以为想要延毕的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选项,除了收取必要学杂费用之外,不要给学生制造太大的压力。用人单位也应尽可能摘下有色眼镜,以毕业生的实际能力而非其他标签为准选人用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