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八年,我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母亲的期望,从蹚着泥泞,小心翼翼但无忧无虑地奔跑在上学路上,到现在满怀对未来的希望,漫步于象牙塔内,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却又如大梦一场。”
最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朱占武的毕业论文致谢受到广泛转载。朱占武四岁时,父亲因肺癌去世,母亲所在的公司破产,但生活的艰难并没有让这对母子消沉。如今,朱占武毕业后将在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萃英博士后的身份继续进行科研工作。
朱占武也特别感谢了他的伯乐——“整整 23 年的求学生涯……和我接触时间最长也是最让我没齿难忘的,还是我硕士及博士的导师程博教授……在新环境近一年的时间里,发现了那边的导师有很多问题……斟酌再三后,为了不让自己深陷泥潭,我也选择退学重考……程老师说她愿意做我的伯乐,只要我考虑清楚,她实验室的大门永远向我敞开。这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刻,看到的能够照亮每一处黑暗角落的烈阳。”
(资料图片)
近年来,不时有博士论文后记引发“刷屏”,读者在慨叹之余,鲜有“审美疲劳”之意。
他们追忆往昔,并非简单罗列人生节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博士赵安在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中写道:“从2005年18岁离开故乡,负笈远游,至今35岁博士毕业,整整17年时间过去。期间参加过7次研究生考试、3次博士论文答辩……也曾因学业一度中断,在基层担任第一书记、在多家农业企业打工,曲折废弛难以尽述……”在考研落榜后,他曾到广州打工,“因长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楼和胶囊屋,后来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
“从信息传播的层面来看,人们更倾向于认同那些与自身体验关联更密切的内容。”中国青年报评论文章分析称,相比那些少年得志的传奇,或许普通人艰辛耕耘的故事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也更容易激起人的斗志,让困苦者看到希望,让失败者找到光明。
穿越颠沛流离带来的人生体悟,也难用“励志”“逆袭”来简单概括。
安徽潜山县的放牛娃肖清和,经历包括了因家贫而几次差点失去上学机会、被恶毒村妇大粪泼头诅咒、12岁就跟随师傅学弹棉花手艺、母亲离异后顶着周围人的敌意与后任丈夫一起坚持让儿子继续上学、疼他的大叔吃了肖舍不得吃而发霉的干粮后中毒身亡、在高中母校遭遇校园霸凌和校方的处理不公。
肖清和后来考入北大,并在博士论文后记中写下这些故事。
“苦难和屈辱,让很多人沉沦,也让不少人愤然抗争,并获得成功。肖无疑是后者。”《钱江晚报》评论文章指出,肖的追忆,既是对不堪事件的真实描述,也是对人间正义、暖意的追寻。确实,这份记忆注定意难平,甚至还有一种“衣锦还乡”的况味深藏其中,以此隐隐慰藉一颗曾被欺辱的“少年心”。但总的说来,这份讲述样本,在自我问心、释然的基础上,充满了对同样处于迷茫中的少年群体的暗喻和激励、对有过同样经历的“同类”的激赏和示好,因而直指人心、慰人不息。
文章称,我们理应欢迎黄国平、肖清和们在改变命运后所做出的心灵倾诉。这绝不是完成论文之后的画蛇添足,反倒是毕业论文之外所附加的“人生论文”——他们最终和自己的苦楚岁月、和这个价值观多元的世界和解。这是多么可贵的改变。
部分舆论对这类叙事关切的另一面,是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担忧。
光明网评论文章指出,从社会层面看,“寒门逆袭的辛酸”既印证了自强不息、靠拼搏改变命运的奋斗哲学,也折射了很多类似“逆袭者”的不容易,它的背后是一个彻底改变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穷面貌的时代考题。
在作者看来,人们对寒门学子悲苦经历的密切关注,除了对奋斗者的钦佩外,实则也寄托着进一步弥合“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从制度层面让更多寒门学子摆脱贫困和苦难人生的热切期盼。让每一个人不论出身、不论地域,都有梦想、有奋斗、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也认为,在广大农村地区,确实不是所有贫寒学子都像黄国平一样幸运,能够有幸看到“山顶的风景”。他成功了,所以他的奋斗故事才被大家看见,这其实也算一种“幸存者偏差”。还有很多与他家境类似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辍学失学,被困在并不如意的人生之中。他们的人生困境,不应该被忽略。这也提醒有关部门,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依然任重道远。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关部门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更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寒门学子不至于“掉队”,让他们也能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