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当前快看:“儿子名校毕业后,我和老公的灾难来了”

2023-01-06 09:04:46 | 来源:教育快播网

1月6日晚上8:00


(相关资料图)

上濒教育创始人、成长教育专家兰海

分享《学会有效沟通,

让家长和孩子听见彼此》

前几天,看到河南一位家长发文感慨,思虑了许久。

几年前,我儿子以629分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当年儿子可是当地学霸级人物。

当时我以为命运改变了,现如今儿子却无业在家,这心理落差对我的打击,真的是从天上掉到地底下。

这应该是多数父母的噩梦,倾尽半生把孩子送进优秀学府,以为有个好起点立足社会,便不必在底层摸爬滚打。

哪曾想孩子却连份工作都找不到,过得反而不如自己。

是现实太无情?还是“读书改变命运”太荒诞?

有位网友评论说得好:“无业在家不是211大学的错。”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学历是很重要,但不代表拥有学历就能一切顺遂。

社会是个复杂体,学历只是加分项,孩子最终能走多远,终究还要看自身的能量。

有个学霸孩子,想必是所有父母的梦想,毕竟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大的希望。

王丽也曾这样以为,她的儿子是所在县城2002年的高考状元,以654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丽和丈夫是农民,常年靠打工为生,每天起早贪黑从不喊累叫苦,只是期盼着:“等儿子大学毕业就好了。”

大学毕业后,儿子被学校分配到陕西的一家大型企业,王丽夫妻二人开心极了。

但儿子刚刚工作不到一年,就以工资待遇低和发展空间有限为由辞职了。

儿子随后辗转几个城市求职,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王丽和丈夫见状十分焦灼,开始怀疑儿子有精神问题,趁机把儿子哄骗到精神病院检查。

儿子被父母的行为激怒,后来索性蜗居在家不出门,也不与外人交流。

家中有亲戚来访,儿子也表现得非常淡漠,连招呼都不打。

王丽让儿子去当保安,多与社会接触,儿子觉得保安工作没面子,坚决反对。

儿子在家9年,王丽和丈夫先后四次强行把其送进精神病院,结果儿子愈发沉默,直至不与他们见面、交流。

他们万万没想到,名牌大学毕业的儿子,现在竟成了这样。

而一切,其实早就种下了因果,儿子当年想报考清华,是王丽夫妻出于种种顾虑,让儿子填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他们想为儿子选个好未来,现实却事与愿违,成了儿子人生滑坡的起点。

不难发现,王丽家的悲剧,有儿子的浮躁不安,也少不了父母的强加干涉。

复旦大学教授朱永新说:“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成就一个人需要多种综合条件,学历只是基础的一项。

这世间,没有人愿意荒废人生,每个不曾起舞的孩子身后,都有失败的家庭教育存在。

每个父母都想为孩子铺一条顺遂坦荡的路,让他们少尝生活的苦。

可有些路纵使铺垫得再宽广,若不是孩子想要的,都不过是枯燥的囚笼。

网友@何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从女儿小佳出生时起,何老师就为女儿制定好了考985大学的目标。

通过何老师的精心培养,小佳自幼聪慧过人,成绩优异,在学校名列前茅。

上初中后,小佳喜欢上动漫,想学习画画。

何老师却觉得艺术没有发展,坚决不同意,哪怕小佳私下自学也会被训斥。

有一次,小佳在房间偷学绘画,何老师发现后暴怒砸了小佳的iPad,妈妈闻讯赶来也责骂小佳。

小佳眼眶里噙满泪水,何老师却视而不见,只认为小佳太不懂事。

在父母的步步紧逼下,小佳的性格越来沉闷,没事就独自待在房间里。

高三的时候,何老师还让小佳断绝所有社交,全心全意备战高考。

后来,小佳如父母所愿考上一所985大学,听父母安排选择了金融专业。

可当何老师和妻子刚松了一口气,就接到来自学校的通知:

小佳因生活不能自理,有社交障碍,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建议暂时办理休学。

何老师这才意识到小佳才十几岁,却早已没了青春的生机,很久没再开心笑过。

何老师抱着小佳悔恨道:“爸爸是罪人,没想到逼你考名校,却亲手毁了你。”

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对孩子人生的侵占。

正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

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父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强行命令、控制、打压、是本身的控制欲作祟,而非真爱。

孩子不是父母的提线玩偶,他们有自己思想和情感,有自己向往的远方。

月亮有月亮的明亮,太阳有太阳的闪耀,人与人长短各不相同,学霸不是所有孩子的归途。

亲子间最纯粹的爱,应该是用尊重与鼓励种下希望,让孩子有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

《金牌调解》节目组曾收到一对父母的来信。

父母在信中哭诉对儿子的种种不满,这样写道:

“你三十三岁了,没有事业,没有婚姻,你这不叫生活,只能算活着。”

乍一看,儿子似乎很糟糕,而现实呢?

儿子从小成绩优异,成功考入国内一所名校,毕业后选择当一名培训老师。

儿子说:“虽然现在收入不是很高,但我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

因为儿子深知自己不善与人交流,他喜欢与孩子相处,也热爱教育培训。

然而,父母却觉得儿子名校毕业应该有更体面的工作。

于是,父母求亲戚安排小胡进银行工作,随后又让小胡考公务员,小胡都没有如其所愿。

父母怒其不争,不断控诉小胡的“罪行”,一位嘉宾忍不住点破了真相:

“父母之所以不能接受儿子当下的状态,其实是不能接受自己心里的落差。

父母可以有美好的期待,但也要学会去接受孩子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是啊,很多孩子不是真的如此不堪,只是没有按照父母的期望活着。

可孩子有权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普通也好,闪耀也罢,热爱便是最好。

父母陪伴孩子半生,理应明白:世俗的优秀和成功,并不等同于幸福。

家庭教育不能以成绩优秀、事业成功为终点,而是重视孩子这3方面的成长。

1、积极的性格

孩子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多半取决于自身的性格。

注重性格的塑造和引导,是父母能为孩子种下的无限能量。

积极乐观的人,纵使会经历黑暗与迷茫,也能从中找到希望和阳光。

消极自卑的人,纵使有良好的出身和平台,也很难活出令人羡慕的模样。

给孩子多点爱与陪伴,远比训斥、鞭策更有力量,父母的包容与温暖,将治愈孩子整个人生。

2、独立的能力

孩子虽然是孩子,但也是独立的个体,迟早都要单枪匹马去闯荡。

孩子只会安享父母的帮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怎会有能力与生活对抗。

所谓能力,不仅仅指学习,更多指独立生活和社交的能力。

学会做饭、洗衣、整理家务,日后才能好好生活。

懂得与人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日后才能与社会和谐共处。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独立的能力越强,前方的道路就越明亮。

3、生活的见识。

父母为了呵护孩子,总会刻意美化生活,不想让孩子见识生活疾苦。

可生活是多面的,有人住高楼,也有人一身锈,孩子若心中只有美好,便无力招架苦难。

《见识》一书中说:

“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因为在生活的苦难里停止了奔跑。”

最容易被打倒的,往往不是无能的人,而是不懂生活真相的人。

人唯有见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才会明白努力的意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为人父母,我们期待孩子拥有万丈光芒,成为鹤立鸡群的那一个。

可真相是,无论孩子是否优秀,也不过是苍茫人海的一叶浮萍。

就像作家普鲁斯特说:“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特别,其实就是别人眼中的普通人。”

每个人终将走向普通,过着短暂而平凡的一生,品三餐四季,度烟火日常。

父母与其殚精竭虑,匆忙推孩子向上,不如放手让孩子去爱、去生活、去经历。

每个孩子都自带翅膀,父母只需给予爱的滋养,他们便能展翅飞翔。

点亮【在看】,愿所有父母都能放平心态,缓慢陪伴孩子成长,一起见证时光的力量。

也愿孩子都能体会父母的苦心,储蓄自己的能量,丰富人生的每一个篇章。

作者| 李可沫,个人公众号,可沫姑娘。

主播|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视觉中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