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鸡娃”伤害内驱力,考上大学可能只会沉迷打游戏

2023-01-12 08:59:50 | 来源:教育之星

北大学者张昕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郭王小学,学生们在练习篮球。 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

家长必修课▪科学带娃指南第①期

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点,能做的就是站在对方的视角去理解烙印,理解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它其实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就像我们小时候不理解周杰伦一样,但不妨碍他成为天王巨星。

——张昕

一路从北大到香港求学,再回到北大教书,张昕研究了心理学近二十年。作为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的创始人,在日常的教学之外,他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通过微信号用心理学知识向公众分享育儿的科学理念和生活经验。

近年来,有关育儿的话题因为海淀妈妈、“内卷”、中产焦虑等热词不断引发舆论热议,在“双减”改革之后,打破唯分数至上的应试考核要求,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正成为摆在改革者和教育家面前亟待解答的时代之问。

为此,我们找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之下,张昕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论,在一个半小时的对谈里,平等、耐心、沟通、理解,成为他在解释健康的亲子关系时的高频词,他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了对当下社会有关“鸡娃”、“内卷”等教育焦虑的思考。

我们谈及一些优秀学生进入名校后失去学习动力成为“985废物”的现象,张昕始终认为,教育应当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内驱力,“中考、高考往往看重的是一张卷子上的分数,忽视卷子背后人所拥有的心理品质,孩子们有没有学习动力和动机?如果没有内驱力,分数有时候仅仅只是决定孩子去哪所学校打游戏。”

01

“为你好”的背后:

“控制型”亲子关系影响孩子内驱力的形成

南都:中国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为你好”,你怎么看这句话? 

张昕:这是一句杀伤力特别大的话,我们遇到一些孩子,他们最讨厌父母的话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反映的正是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为你好”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控制型”亲子关系,它往往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息息相关。

南都:这种“控制型”亲子关系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张昕:如果家长总是试图让孩子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帮孩子决定一切,孩子就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内驱力。过多的控制无疑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内驱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多学生考上中国最好的高校,却突然不知道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我该干什么?没有人生追求转而去打游戏,这就是缺乏内驱力的表现。家长过多的控制欲同样会影响亲子关系,不利于完成他们设定的共同目标。

南都:家长如何避免陷入一厢情愿的“为你好”?

张昕: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急死了,孩子却觉得家长不理解我,提出的都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家长很可能希望孩子上个好大学,但孩子现阶段就是特别喜欢漫画。我站在家长的角度,担心你未来没有出路,那么孩子能不能站在你的视角告诉我,学漫画有什么出路?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是从共同需求的角度看待事物,再重新设定共同的目标。

在我们家里,我和孩子妈妈约定,当一方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欲时,另一方要站在公正的第三方视角去判断、纠偏。比如孩子提出不愿上课外班想去同学家玩,我很生气,是孩子妈妈及时制止我。我们事后判断,我放大了孩子去同学家玩的负面效应,如果另一方能及时站出来以上帝视角来判断这件事,可能会对控制家长的控制欲有较好的效果。

02

看见孩子的需求:

家长一定要及时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

南都:除了控制欲强的家长,中国还有哪些比较典型的家长?

张昕:心理学上把养育关系归为四个类型,我们所说的控制欲很强的家长称为专制型家长,他们对孩子往往有非常高的要求,但对孩子的诉求却不理不睬。第二种是权威型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对孩子需求的回应也非常积极,我希望你考试能得一百分,我也会在你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第三种是溺爱型家长,他们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一切只要孩子高兴,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要星星不给月亮。第四种是忽视型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对孩子诉求的回应也很少,我不干预你,你也别来烦我。从文献研究来看,四种类型的养育关系会导致孩子在学业和生活的适应性上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权威型家长教育的孩子效果最好,忽视型家长教育的孩子效果最差。

南都:忽视孩子的需求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张昕: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回应不足,只是一味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有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一味想着如何迎合父母,与父母的期望一致,时间久了自己也会忽视内心的需要,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有些孩子会变成懦弱型的孩子,父母说什么是什么,没有了自我意识。其实家长对孩子有要求没有问题,但一定要及时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否则在孩子眼里,你很可能是一个只提要求不满足需求的暴君。

南都:回应孩子需求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长如何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

张昕:家长要真正去了解孩子,潜移默化地和孩子成为朋友,而不是端着长辈的架子,站在家长的角度限制孩子。

权威型家长为什么能教育出好孩子,因为他们善于和孩子成为朋友,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回应很少,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是严肃难以沟通的人,亲子之间无法成为朋友。

举个例子,孩子早恋了,如果老师给专制型家长打电话,家长很可能会严禁早恋甚至把孩子揍一顿,他是站在家长的角度为孩子设定禁区,但是看不到孩子内心的需求,也无法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之道。如果是权威型的家长遇到孩子早恋,他会和孩子分享自己校园生活的经历,会告诉孩子如何平衡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早恋。权威型的家长绝不会在没有了解孩子需求的时候说出“我是为你好”这句话,而是我关心你,我们在沟通中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在了解需求之后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

03

有效的亲子沟通:

弯下腰和孩子在同一水平面看世界

南都:你反复提到沟通,但很多亲子之间的沟通是困难的,很多孩子常常说我们有代沟。

张昕:我觉得代沟是一个被泛化的概念,首先我承认代沟是存在的,我和我的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代沟不是亲子之间拒绝沟通的借口。

我家孩子最近经常唱《孤勇者》,我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他还特别喜欢一首歌叫《踏山河》。他甚至跟我说,爸爸你能不能帮我找找歌词,我要把歌词抄下来。我没觉得他喜欢的歌有多好,这就是代沟,但这不妨碍我帮他找歌词。我跟孩子说,如果你很喜欢这首歌,我还能和你聊一聊,从旋律、歌词聊到文字的美感,这其实就是沟通的契机。但有一些家长遇到孩子提出的需求,他们很可能会表达:我欣赏不了,甚至我也不想让你去欣赏。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点,这是时代的烙印。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消除烙印,能做的就是站在对方的视角去理解烙印,理解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它其实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长不理解周杰伦一样,周杰伦唱的什么?但不妨碍他成为天王巨星。说不定我们的孩子小时候喜欢的东西未来也很棒,但家长依然不理解。

南都:从你的生活经验出发,有可供亲子沟通借鉴的法则吗?

张昕:法则谈不上,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共情,能站在对方的视角理解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长或者说容易出现亲子冲突的家长,天然有一种权威感,看孩子都是俯瞰的,但如果你愿意弯下腰和他在同一水平面观察世界,就会发现孩子的视角和你是不一样的,你如果能理解“不一样”,沟通会顺理成章。

第二、家长要学会问问题,要主动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关心我,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家长也可以借此掌握孩子的动向,轻松的亲子沟通就达成了。

第三、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调整亲子关系之间家长的定位,心理学研究叫对权威感的认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的权威感逐渐丧失。孩子在幼儿园时,父母在他心里是最重量级的权威;到了小学,老师也会成为孩子心里的权威;到了青春期,父母在孩子心里不再是权威。这个时候父母会有失落感,其实这反而是一个契机让家长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和孩子分享人生的经验,更有利于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南都:你提到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变化,很多家长忧心如何陪伴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张昕:青春期不平稳并不是一件坏事。青春期在心理学上叫激荡的时期,随着个体身体机能的成熟,性激素的大量分泌,很容易有情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事。家长不经意间就可能惹到孩子,既然无法避免矛盾,不如把这个时期当作亲子关系之中的必经之路,试着去找到各自的自我定位,从而达到关系的进一步升华。

心理学上有许多关于人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比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把人从0岁到65岁划分为8个阶段,12岁至18岁进入青春期。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孩子在这个阶段关键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达成,他需要找到有关“我是谁”的答案,这时候是一连串更精细化的对于自我认知的追问:我是谁?我擅长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最喜欢什么?家长此时的重要作用是学会作为“脚手架”,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我。孩子在探索的时候,父母要能出谋划策,比如孩子想学什么学科,做什么实习,父母需要分享你的经验,提供更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甚至可以帮助他找实习,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发展自我。

家长们面对一个情绪波动的孩子,不要害怕冲突,如果能妥善地处理冲突,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找到自我概念、发展完整的人格,也有利于亲子关系走向更高的水平。

04

拒绝“鸡娃”:

提要求要落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南都:你现在如何定义健康的亲子关系?

张昕:我不能给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家长可以问一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以下几点: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都跟你分享?当你下班之后有多大程度上愿意和孩子互动?在日常的交流中,孩子表现得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孩子和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大概能反映亲子关系的健康程度。

南都:很多家长为了和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小心翼翼不敢惩罚孩子。

张昕:很多家长问我,你打孩子骂孩子吗?其实健康的亲子关系不意味着不打不骂。如果亲子关系足够好,这些不会对孩子产生伤害,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一定是你们关系不好,甚至是长久的语言和肢体暴力。孩子做错了惩罚是应该的,比如他撒谎、偷东西,一定要严厉惩罚,但绝不是无限制地用,不是宣泄家长的情绪,拿孩子撒气。

惩罚什么时候用?一定是建立规则时用。惩罚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我罚的是你错误的行为,但我依旧爱你这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如果要培养一个心理功能健全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给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南都:近些年“鸡娃”明显影响亲子关系,网上流传:“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张昕:几乎所有孩子都不愿意学习,躺着不舒服吗?看电视不舒服吗?玩儿不舒服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父母又给你强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大部分孩子有微词,而且他们会说为什么?我为什么不能去玩儿?如果此时父母又是专制型家长,一味地说这是“为你好”,一定会影响亲子关系。有一些孩子比较隐忍,遵从父母的意愿,但一旦他的自我意识觉醒,父母的权威地位被推翻,会引发很严重的情绪甚至是生理反应。

南都:所以,你不赞同“鸡娃”?

张昕:不能把“鸡娃”一棒子打死,我不赞同“卷”,但我希望能给孩子布置一些较难的任务,这也和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类似,如果孩子完成的都是不需要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那么他的发展会慢一点。如果你给他提出的额外要求在他能力范围之内,落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其实有助于引导个人发展。

我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给孩子提出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以免引起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孩子其实非常清楚什么我能完成,什么我无法完成。一旦孩子完成目标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孩子积极的正向反馈,否则孩子可能下一次不再愿意完成目标。

南都:很多家长选择“鸡娃”,是因为不“鸡”孩子就不学习。

张昕:学习不能全靠外部的干预或者激励,还是要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闪光点,要让他的内驱力发挥作用,不是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或者追求老师的奖励去学习,而是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学习的闪光点,这往往需要运气,如果孩子能找到当然很好,没有找到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

我只能说家长一定不能过度使用外部激励,承诺孩子考好了就去吃大餐,或者期末考试考第一名就奖励1000块。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使用一两次,可能短时间内有效果,但不建议长期使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你了。其实长久来看,这样错误的外部激励只会伤害孩子的内驱力,一旦孩子失去外部激励,他就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读大学很辛苦,硕士、博士更为辛苦,学习一路注定困难,但会学习的人总能在困难中找到乐趣。

南都:很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你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

张昕:一个是好奇心,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奇心也就保住了孩子的内驱力,如果孩子对未知、对未来都丧失了好奇心,那么他也就没有了尝试和探索世界的内驱力。

第二是比如勤奋、坚韧这样的美好品质,它不是“鸡”可以“鸡”出来的,而是通过家长在亲子沟通中引导和塑造的。比如孩子如何摆脱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重新投入新生活,这种韧性不是靠家长骂出来的,而是家长作为长辈、朋友,引导教育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就会明白遇到挫折并不可怕,我可以求助家长或者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中考、高考往往看重的是一张卷子上的分数,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更应该看重卷子背后人所拥有的心理品质,孩子们有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动机,如果没有这样的内驱力,分数可能有时候仅仅只是决定孩子去哪所学校打游戏。

A13-15版

统筹:程姝雯 陈成效 贺蓓

执行统筹:宋凌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宋凌燕 王森 莫倩如 蒋小天 吴斌 郭若梅 刘嫚 伊凯文 张明悦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王森 莫倩如

导播:林经武 彭雨欣 李鹤鸣 马青

设计:李蓓 实习生 危欣 刘超奇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