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一体设计、贯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这一基础战略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同时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人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在高校,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理由是基础教育重在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谈不上“拔尖创新”。我以为,这是错误的观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因为拔尖和创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到大学再谈创新和拔尖,可能早已错过了青少年的关键期。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事实上,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模型建构、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优势并非难事,只是大部分教师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淡忘了这一意义深远的职责。真正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这些恰恰是最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
在我看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准备,需要差异化的教育来作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一是差异化的师资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很难有拔尖创新的学生。从学校层面上讲,应当加大具有拔尖创新潜质教师的引进力度,或者在已有的教师队伍中选拔教师参加电脑编程、人工智能、机器人搭建、STEM课程等培训,让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
二是差异化的时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一个现象,我称之为“陪读”,就是在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下,每天、每节课都有一些学生在“陪”其他学生学习,要么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陪基础强一些的学生,要么是一批天赋较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陪”其他学生。第一类情形让学困生越来越跟不上部队,越来越害怕学习;第二类情形让具有拔尖和创新潜能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平庸。
一定意义上讲,这是片面追求“均衡”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努力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要为学生配置一体化的大小教室,准许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适时地走出大教室,到小教室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提升和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团队给予这类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这一方式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已有范例;另一方面,学校务必要做好课后作业或任务的分层,尽量为拔尖学生预留应有的发展空间。
三是差异化的课程。课程是帮助学生抵达目的地的路径,要实现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就要有差异化的课程相配套。真正优秀的学校大都能够依据校情、学情,开发、统整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和平台,以满足各类学生向上生长、向宽拓展的渴求。特色课程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作引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作支撑。在校内课程资源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帮助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周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形成共建共治、相互成就的办学机制。
四是差异化的评价和选拔机制。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以及自然智力,但每个人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正是这种不均衡才造就了丰富的个体差异性。一味地追求发展“短板”,不如暂时忽略“短板”,转而努力加长“长板”。这也提醒学校,要防止用“平均发展”来评价和选拔学生。无数事实也证明,有不少天赋异禀的学生往往因为某一门学科存在显著短板,而与“拔尖”失之交臂。
在我看来,拔尖和创新是并列关系,二者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前者看重高度,后者聚焦素养。创新可能是拔尖的基础和前提,不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自然很难成为真正的拔尖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不见得是拔尖学生,倒是那些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尤其是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或异于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生,才是我们要着力培养和打造的对象。
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敢于承认差异,且不羞于谈论和践行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差异化教育,从而让具备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不被压制在一个人为设定的高度。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