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杨四耕,全国品质课程联盟召集人,任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著有《教学诠释学》《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等。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指出:课程不仅仅是课程要素设计的技术问题,更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价值问题。因此,良好的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是量的平衡,即课程要素的比重是适合的;二是质的平衡,即各类要素的价值汇合度是最高的,应根据教育的最终价值来确定这种平衡。
为了实现良好的课程愿景,课程改革可以在两个维度上着力:一是横向的要素设计维度,即量的维度;二是纵向的价值聚合维度,即质的维度。所谓课程改革T态模型,就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通过课程实践出现在同一个时空。横向上,课程要素布局包括各领域课程的平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以及课程内在要素的平衡;纵向上,各类课程要素的价值汇合包括课程的内在逻辑和价值的平衡、课程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自洽性。
横向维度的“课程”和纵向维度的“课程”相融合,要素布局与价值升华和谐地存在于课程变革实践的时候,课程改革便具有了高品质课程的整体涌现性。所谓整体涌现性,是指整体具有而其组成部分以及部分之和不具有的特性,一旦把整体还原为它的组成部分,这些特性便不复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整体涌现性是系统的根本特征。很明显,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是基于系统思维,强调横向要素的多元开放性、纵向逻辑的价值递进性,通过资源要素的横向关联和价值要素的纵向推进,形成横纵交织结构、横纵互馈状态、横联纵进效应的高品质整体涌现性。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是由课程之“课”和课程之“程”构成的,其中“课”主要是课程要素布局,具有丰富性、整体性、关联性和生成性;“程”主要是课程价值生成,具有过程性、转变性、反思性和超越性。它们共同构成了课程的内涵、特征和方向,诠释了课程作为“跑道”和“奔跑”的全部含义。
课程在任何时代都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以及受教育者个体状况。因此,从课程价值角度分析,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可以从社会学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反映了社会意义上的课程平衡,也就是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要寻求一定的平衡。它关系到学科的设置、各种学科与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时间长度,以及教育辅助设施的使用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反映了学习者个体意义上的课程平衡,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角度来考虑的。换言之,学校课程应满足儿童在社会立足所需要的技能、价值、情感、审美、创造方面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要求课程开发在社会要求和个体需要之间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的T态模型将课程定性为具有整体涌现性、要素平衡性和价值生成性的过程,主张恪守过程性课程改革逻辑,秉承平衡性课程思维方式,采取整体性课程要素平衡方法和聚焦性课程价值聚合策略,多维度深度推进课程改革。(杨四耕)(《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