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一种更加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微渗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方式。
(相关资料图)
语文学习的微渗透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力求通过优化日常教学内容,把相关知识和学习习惯逐渐渗入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语文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解微渗透教学法,需抓住三个关键词
如何理解微渗透教学法?具体来讲,需要通过三个关键词深入认识微渗透教学法。
“微”是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易错常错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力求用“微镜头”把重点难点内容、易错常错知识点凸显出来,讲透讲细讲明白,并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抓关键。以音节学习为例,在音节教学的起步阶段,每个学生对音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相同,教师需要细微到每一个发音,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建立起有效的语文思维能力。
“渗透”是关键。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要教师采取“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以小学阶段的作文写作为例,无论是看图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写人、写物、写景、写事,教师都要把“如何审题、怎样定义、如何构思、怎样撰写、如何设计、怎样提升”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教给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应变能力。
“教学”是实践。微渗透教学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学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生群体不断进行科学优化。以阅读理解为例,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微跟进”和“单个渗透”。同时,小学阶段各年级的阅读理解教学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对微渗透教学法进行调整、优化、完善和提升。
培养思维能力,需顺应三个成长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在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认知表现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以更加深入意识、融入习惯的微渗透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创造等语文思维能力。
音字词句篇的“基础性、起步性、根基性”成长需求。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对于音字词句篇的学习、吸收、理解、掌握、运用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微渗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明白语文是什么、知道语文学什么、懂得语文做什么。
由浅入深的“阶梯性、发展性、上升性”成长需求。小学语文教学在不同年级、不同章节之间,其知识性、思维性、结构性、成长性都是由浅入深的。微渗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领会这些关键知识点,让学生在明确重点、抓住关键中实现举一反三,促进语文思维能力成长,在不断学习中锻炼出“全面学、关键学、重点学”的良好语文思维品质。
好习惯培养的“持续性、连贯性、渗透性”成长需求。小学语文教学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渗透教学法通过持续、连贯、有效、渗透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思维深处、习惯深处坚定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思考学习、持续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达成思维品质提升目标,需把握三个切入角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微渗透教学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从引导培养切入,帮助学生养成思维方式。如果学生在起步阶段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不懂得如何思辨、分析、创造、选择,那么会让语文学习事倍功半。微渗透教学法教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立体、完善、优化的思维导图,明白如何学、知道怎么学、懂得自主学,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这对语文学习能起到长效推动作用。
从能力发展切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在微渗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能力培育、信心决心培养、毅力品质夯实、成功信念输入等多种方式,在渗透引导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稳定有序、高效合理的思维发展能力,学生在持续不断的能力发展中会逐渐形成个性鲜明、表现出众的良好思维品质,有利于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从习惯夯实切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达成。微渗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习惯的培育和养成。持之以恒采取微渗透教学法,能在学生思维意识深处构建良好习惯,并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树立起准确、积极、正向、正确的奋斗学习目标。
微渗透教学法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常态化、长效化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三个精准反馈,即来自学生的精准反馈、来自学校的精准反馈、来自家庭的精准反馈,通过来自学生的实际表现、学校的引领指导、家庭的有效交流,不断调整优化和提升微渗透教学方法,使其更具实用性、适用性和个性化,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宁阳县堽城镇西台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7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