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比如汽车企业要招一个高级工程师,除了需要具备熟练的技能操作、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敏捷的创新思维之外,学生懂外语、会管理、有经济头脑则能明显加分。但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路径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走访了50多家企业归来的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周晓宏深有感触。
随着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同时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校领导带领教务处、学生处和多个重点二级学院的教师走进安徽省芜湖市各大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通过与各企业的交流,该校从出口端摸到了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的“命门”。学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学生个性需求,通过本科生人才培养路径改革,在两者间实现了平衡。
(相关资料图)
打破专业壁垒
赋予学生选课自主权
出口端的问题清晰了,进口端的问题同样也被学校放在了重要位置。除了企业调研之外,学校还对在校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发现学生对多元发展的需求特别旺盛。如数学专业的学生想掌握机械专业的知识,机械专业的学生也想了解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
为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实现个性化培养,2022年,学校出台了《深化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大类培养,通过设置个性化交叉平台推动大类平台互联互通,打破学院、专业和年级边界,达到通专融合、文理融合。
在该平台,每个学院都可以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交叉必修课和交叉自选课。如文科类专业开设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理工科专业开设了管理、法律、营销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他自选交叉课程可由学生自由选择,真正从学生的兴趣端打通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提前选修高年级阶段课程的机会。通信专业2019级学生宗昊便是该项政策的获益者。
入校后,宗昊提前修读了“信息理论与编码”“大学物理2”等课程,大三上学期结束,他就已经修完了本科阶段的大部分学分。到了大三下学期,他凭借之前完成的论文和专利,成功申请了毕业设计(论文)替代,最终提前顺利毕业并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深造。
微专业与辅修加持
实现技能厚度提升
通过个性化选课平台,学生实现了专业学习的自由,与此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平台。主要面向国家科技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通过融合跨学科专业知识,实现主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重组、浓缩,形成系统、迷你、精干的课程群。
“设置‘精课程、小学分、跨学科、高复合’的微专业,目的就是要培养跨学科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周晓宏说。
2020年,学校依据学生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了首个人工智能微专业。在2020级理工科和非人工智能学院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40名学生。通过3个学期在人工智能学院的系统学习,他们将获得由学校颁发的人工智能(AI)微专业学业证书。
除此之外,学校的辅修专业也格外受到学生推崇。“工科学生到企业工作,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之外,还需要什么专业辅助?这是我们开设辅修专业的重要导向。”周晓宏表示,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双学位辅修专业就充分考虑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既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知识,又具备工业生产技术知识的懂产品、会管理、善分析和能熟练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
学校辅修专业依托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专业认证的优势专业设立,将优势专业的育人功能最大化。截至2022年,学校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程、法学、英语等8个辅修专业招生,共有941名学生在读。自2014年辅修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已有1000余名毕业生获得双学位证书。
坚持产出导向
本科生进课题组解决企业难题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流的产业工程师”,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学校坚持产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学校在本科阶段便开始实行导师制,本科生可以和研究生同等参与课题组研究。得益于此政策,2021级本科生孙鹏飞在本科阶段便开始系统性地接受科研训练。“企业出题、学院审题、学生选题、联合解题”的科研方式让孙鹏飞在本科阶段便拥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结果导向。
“我们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实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发表一篇好的论文,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到企业中。”孙鹏飞表示,课题组的大部分科研选题均来自企业生产一线,整个科研过程也大多在企业现场。
令孙鹏飞感触深刻的是,在与一家企业合作“耐高温绝热材料产品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当成功制备出了耐高温气凝胶材料,想要与纤维进行复合时,孙鹏飞和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化学反应来与耐高温气凝胶材料结合。
但在和企业进行商讨的过程中,孙鹏飞发现企业更青睐于将纤维与耐高温气凝胶混合打碎,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这种方式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更符合企业的生产逻辑。“我们就是要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融合企业思维去做科研,这种收获太有用了。”孙鹏飞说。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在校院各级会议上强调思想统一、步伐一致,在入学教育和学团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策解读与宣传引导,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个性化人才培养各项具体措施。同时制作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学生合理进行课程选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等措施,学校积极探索“六选四跨”(选专业、选方向、选模式、选课程、选进程、选教师,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跨学校)、“五进三化”(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赛事、进企业,个性化、小班化、导师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拓展学生个性化成长空间。通过人才培养改革,学生在拓宽成长视野的同时,更赢得了面向未来发展的积淀。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22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