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孙竞)27日至29日,以“AI时代 数字化与青少年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大会上发布的《新时代数字青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3)》显示,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平均得分为3.67分(满分5分),略高于及格线,高于青少年及初中生的3.56得分,有待进一步提高。
报告指出,个人因素中大学生的性别、生源地区、专业、年级、户口、网络使用的熟练程度、平均每日上网时长都会显著影响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家庭因素中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与父母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家庭关系的融洽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学校因素中大学生的课程收获程度、与同学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也会影响网络素养水平。
报告建议,要建构网络素养教育生态体系,学校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主阵地建设,发挥课堂、课程育人作用。教师、家长要提高数字素养能力和水平,尊重青少年主体性,提升青少年网络创新、创业和创意能力。
大会围绕“互联网空间治理与青少年保护发展”“数字文化融合创新与赋能青少年”“AI教育创新与青少年素养提升”“数字时代青少年健康与家庭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主题进行平行论坛讨论,同步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信息周展示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希望青少年互联网大会能汇聚全球互联网与青少年保护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趋势,共同描绘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为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助力赋能,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共同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积极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签署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合作开展网络素养课程研发,数字育儿家庭教育指导,为涉案青少年提供专业辅导咨询,举办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专业论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