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在英国的留学生为英国带来越来越丰厚的经济收益。英国大学联盟、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开普兰国际学院以及顾问公司“伦敦经济”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19至2021/22期间,英国高校国际学生创造的经济效益从313亿英镑(1英镑约合8.9元人民币)增加到419亿英镑。与此同时,英国政坛和高校却因为是否扩招国际学生争论不休。
报告称,2021/22学年,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际新生人数为350145人,较2018/19学年增加了68%。平均而言,11个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就能为英国经济贡献100万英镑。英国有650个议会选区,平均每个选区因国际学生增加了5800万英镑收入 ——相当于每个英国公民约从中获益560英镑。目前,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英国首都伦敦、英格兰城市谢菲尔德、诺丁汉以及纽卡斯尔,是国际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是英国留学市场最大生源国,2021-2022学年,中国留学生数量达17万。
为了接收更多学生,许多英国大学宣布将开设新校区或新学院。一些高校也开始提升本就不低的国际学生的学费。因为英国针对本土学生设有每年9250英镑的学费上限,但国际学生学费不受此限制。因此国际学生们不得不承担不断上涨的费用,以抵消高校面临的通胀压力。
资料图
日前英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新的规定,禁止外国非研究型研究生携陪读家属赴英。此举在英国教育界激起轩然大波。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为实现控制移民人数的目标,英国内政大臣布雷弗曼还计划削减留学生人数,但是这一计划被英国教育部阻止,该部认为,此举将导致政府将更多税收用于教育或本土学生学费大涨。消息人士称,两部已经达成“协议”,预计不会出台相关限制措施。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主任希尔曼认为,尽管在是否应当扩大招收留学生的问题上,英国政界存在分歧,但事实说明,执政者如果想作出任何政策调整都需要考虑到现实因素。曾在雷丁大学担任国际教育顾问的因曼称,各大学并没有减少国际招生,南亚将是一个关键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大学扩招,尤其是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是由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决定的。由于绝大多数国际学生并不在英国就业,所以对英国人和英国就业市场并无明显不利影响。
而对于回国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还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英国留学经历究竟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竞争优势。一家电信企业的资深HR夏翔告诉记者,由于英国硕士是一年制的,因此在她眼中,一些不知名学校的英硕其实并没有太大竞争力。“留学生最近不太吃香了,尤其是疫情这几年读出来的硕士。”
关于“英国学历贬值”一说,刘昕则认为,全世界的大学教育都在经历从精英人群向大众人群扩散的过程,英国大学也不例外。英国学历的含金量确实不如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上大学的时候。他表示,英国学制相对较短,有不少学校3年就能本科毕业,硕士一年就能毕业,在培养质量上令人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不排除有些学生到英国是去“混文凭”的,但这因人而异,如果学生基础好,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足够的自制力,那么,通过到英国学习提高自身适应国际化的水平,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