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广袤的黄土地上,如今一座座新城已经崛起……这里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城的天心区。作为长株潭融城中心,10年来,天心区发展迅猛,常住人口从10年前的47万猛增至现在的84万,城区面积更是扩大了数倍。
(相关资料图)
城市的迅速“生长”,给当地教育带来了重重挑战:如何满足猛增的学位需求?大量新建学校如何快速办好?居民的教育焦虑如何缓解?城市生活快节奏与教育规律“慢”节奏如何协调?新时代城市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一道道待解的难题。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展
从教育规划入手实现“弯道超车”
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强省会”战略的实施,长沙成为人口净增长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水涨船高,近20年来,长沙市天心区的城区版图也在迅速变大,该区新生人口连续10年每年以4000至5000的速度增长。
然而,该区学校建设的速度一度比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按照学校建设时序规律,一所新学校从报建到投入使用至少要3年。等到城市发展了再建设学校,根本来不及,孩子们等不起。”天心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其林说,天心区不少学校曾因此出现过“大班额”问题,有的学校班额甚至超过70人。当时,“入园难”“入学难”成了家长们的“操心事”。
正因为如此,天心区的教育发展一度落后于长沙其他城区,甚至影响到了城市发展。区委、区政府很快认识到,决不能再这样被动应对。
“教育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强支撑,因为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天心区委书记吴新伟说,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转换思想、转变观念,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展,加速天心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教育发展,必须规划先行。“把教育用地留足,这是我们定下来的一条铁的原则。”吴新伟说。为此,天心区近年来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该控必控、该规尽规、该建则建,并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将天心区中小学校专项布局规划纳入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留出空间,确保教育持续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入学需求。
采访时,有这样两件事让我们印象深刻。第一件:许桥小学是天心区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临近湘潭市,只有158名学生。但天心区在投入3000万元择址新建该校的同时,仍留有15亩已规未建的教育用地,“宁愿先空着,不能等到未来开发了,没有了教育用地。”张其林告诉记者。第二件:青园友谊小学所在地原为某央企湖南公司的宿舍,地段寸土寸金,该公司原打算将其开发,但天心区鉴于附近群众的入学需求很大,经过多番努力,将该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为教育用地。学校建成后,有效缓解了周边紧张的入学需求,优化了片区布点。
从2013年到2022年,天心区高起点、大手笔推动学校建设项目,共投入50亿元,连续实施了两个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23所学校,扩建26所学校,共新增学位69090个,极大改变了该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局面。2018年,天心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2022年,天心区又启动新一轮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总投资53.41亿元,再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1所,新增初中学位19000个,新增小学学位34560个。
“教育的决策优先研究、资源优先统筹、资金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据天心区区长周志军介绍,天心区确保“四个优先”,加强党政统筹,顶层设计,强化督导管理,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建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机制,为天心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到目前为止,该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已经基本实现了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好上学”“上好学”的愿望,为打造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满足“内需”到重视“外需”
以大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新时代的城市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新样态,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我们认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居民对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需求。这需要我们树立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权利的大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天心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伟这样回答。
近年来,天心区拓宽改革视野,一方面从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立体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居民的学习力与创造力,提升居民的基本素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天心区探索形成了“三问三课三题”模式。为解决过去课程建设碎片化问题,天心区基于学校课程发展基础现状,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轴,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三个层次的“登山型”课程模型。
为解决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难题,天心区构建了“三题递进”课题研究机制,即: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微问题研究;整合问题,开展微课题研究;深化问题,规范开展课题研究。
为避免课堂教学改革陷入“形式热闹、内核空虚”的状态,天心区又总结提炼出“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三问”即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知道什么、发现什么、解决什么”三个导向性问题。
天心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科中心主任王雅敏说,“三问三课三题”模式让课程构建体现了体系性与关联性,让教师人人可做研究、个个都是“教研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成为撬动区域教育发展的杠杆。
在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天心区更是着眼于当代城市教育新需求,推动形成城市教育供给新样态。早在2010年,天心区就启动了社区教育,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区社区学院、14所社区学校和98个社区学习中心组成的三级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区教育局配备一名专干负责实施社区教育各项具体业务,各社区学校及分校都各设一名专干。区政府还以人均两元的标准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区共选聘、招募了专(兼)职社区教育教师2980人、志愿者11956人,并有9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表示愿意参与到社区授课的队伍当中,社区教育工作有了强大的专业支持。
最初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质量不高,市民参与活动更多呈现自发性和随意性。天心区通过调研发现,除了老年和少年群体,自我成长意识很强的中青年群体、再就业人群等成为社区教育涌现出的新型受众,对教育需求的主题更明确、更专业。于是,天心区在2015年启动了“百位名师打造百堂优课”工程,开发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人文艺术等系列主题课程,新的课程、新的学习受众给社区教育培训带来新的活力,也赋予了新时代社区教育以人为本的新内涵。
“社区教育是城市教育全新的教育形态,它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提升了居民文明素养,又反过来促进了居民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当这种提升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时,就推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张其林说。
天心区先后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先行区,并荣获“湖南省优秀社区学院”称号。
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
探索从“输血”到“造血”的“新优质战略”
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见证着天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度”。然而,大规模的新建校如何迅速办好办优,让每一所都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天心教育走过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新优质战略”探索之路。
优质初中稀缺,曾是天心教育的痛点——过去该区几乎没有一所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品牌的初中,这导致不少居民跨区择校。天心区做优教育资源的突破口,就从区内初中开始。
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2021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参加中考,但“一炮而红”。该校的迅速崛起,正得益于长郡中学的“输血”。2018年,天心区政府与长郡中学联合创办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长郡中学原教育处主任刘虹走马上任,成为这所学校的“掌门人”。满怀干事创业激情的她没想到,一开局便遇了“冷”:教师缺乏工作激情,得过且过者大有人在。“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支‘火把’,那么我就是‘火柴’。我要做的事情,便是‘点燃’。”素来雷厉风行的刘虹希望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她看来,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骨干教师,都有向上成长的潜能与空间。她将长郡中学的求实精神与奉献情怀播撒到这片土地上,以教师成长这把“钥匙”开启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大门。如今,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已从低谷时期的3个教学班发展到65个教学班,并在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
自2012年以来,天心区政府启动合作办学模式,与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明德中学等学校相继签订合作协议,将新建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优质发展的快车道,以“输血”的方式为天心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合作办学,为天心区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品牌文化,激起了区域教育改革的一波又一波浪潮,为天心教育特别是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快速优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天心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喻备说。
如果说“输血”是以借力而为的智慧来助推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那么“造血”则是以自立更生的勇气与魄力培育本土品牌,彻底增强区域教育的内生力量。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天心区仰天湖小学等学校就已成为长沙有名的“五朵金花”。近年来,该区擦亮本区教育名片,区属名校名园与新建学校(幼儿园)组成优质教育一体化办学的“学校联盟”,先后组建了以青园小学、仰天湖小学、幼幼幼儿园、白沙幼儿园为龙头的区域教育品牌,成立4个教育集团,培育集团校(园)36个,占全区学校总数的近40%。内涵升级带来的变化是:曾经,天心区的很多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其他区的小学读书;如今,生源纷纷流入,甚至其他区的家长也把孩子转到天心区。
面向未来,天心教育正着力推动学校形成百花齐放的生态。该区每年安排校长特色办学经费400多万元,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目前建设特色项目165个。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4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