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我的右手,收回我的右手,摸摸我的右耳朵,跺跺右脚,真快乐……”
数学课堂上,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学生边唱边跳,既舒展了身心,又学会了“左右”的数学知识。
(资料图片)
为让学生身心愉悦地上课,中星小学数学教师设计了《左右歌》、看图编数学故事、猜密码等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学习间隙,充分放松身心、感知自我,愉悦地开展学习。
学科教学是启智润心的重要阵地。中星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育教学,打造了“实厚轻优”的雅实课堂。全校各科教师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为课堂注入心理动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身心健康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竞争力。中星小学以心为本,从心出发,坚持普遍关怀与重点关注双管齐下,以发展、预防为主,矫正、补救为辅,全程紧抓、科学推进,全员用心护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坚持‘和雅教育’办学特色,和雅教育的内核就是‘与己和、心平气和;与人和、和气致祥’。”在中星小学校长林伟贞看来,当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开发出潜能时,学生才真正实现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学校着力增强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为帮助更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中星小学鼓励学科教师积极观察学生,以“优势视角”看待学生,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校还积极搭建课程超市和科技、书法、歌唱大赛等多种形式的舞台,供学生们选择,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张扬发展,并在运动锻炼中提升“抗逆力”。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导航者。中星小学秉持“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辅导员”的理念,通过组织心理公开课、“自助式”心理校本培训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还尤为重视正副班主任心理专题培训,为班主任们识别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可操作的指导。目前,学校119位在职教师中,有57名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证,53名拥有心理健康B证,9名拥有心理健康A证。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中星小学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每学期举行“心向阳光”主题心理活动周。学校开展“心语心愿(心愿墙)”“我的自画像”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困惑的办法,促进合理心理宣泄。
中星小学学生王安(化名)常出现捣乱、捉弄同学的行为。班主任通过交流沟通,发现他存在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进一步深入调研,了解到学生母亲容易过度紧张,常放大孩子的缺点。这让王安产生否定自己等情感障碍。
学校寻求医生专业支持,针对性地给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学生母亲也接受相关心理辅导。学校还采取鼓励方式,不断激励王安提升信心。教师选他当科代表,发现他有进步及时表扬等。渐渐地,王安开始喜欢和信任老师和同学,上课专心听讲,且越来越自信,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
该校建立专业普查与日报制度,认真地对全校2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排查,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已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中星小学综合运用个案心理辅导、家庭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等形式,建立起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还安排班主任跟踪记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换挡期”。
家长习惯和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中星小学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带来“父母成长”“正面管教”等讲座,纾解家长焦虑,培育健康儿童。学校还组织家长参加亲子阅读节,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学会尊重、倾听孩子。
“以合致和中的‘合’既指学校教育系统内组织管理的同心合作,更指师生、家校社之间的合作。”林伟贞说。中星小学还充分挖掘周边资源,打造心理健康“共同体”。学校与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引进专业社工进校园,与医疗卫生部门加强联动,强化医校合作转介干预。每周四下午,学校邀请专家到校为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连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