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去公园湖泊学桨板,到飞盘营地打场友谊赛,在草地上玩亲子花样跳绳……随着上海“公园城市”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相互赋能,体育运动正进一步融入市民生活日常。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大学、公园等地,尝试参与桨板、飞盘、攀岩、轮滑、花样跳绳等休闲体育项目,切身感受“大都市里轻运动”的青春活力。 所谓“轻运动”,一方面要“不挑地”,对场地的要求较为宽松;另一方面要“不挑人”,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近年来,“公园城市”的开放共享理念正引导越来越多开放空间与自然资源相融合,让申城运动场所愈发丰富多元。而“出门可达”的便利性,则让随时随处开展“轻运动”成为可能。通过“体育+公园”的结合,“轻运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获得感、幸福感。 课程“跟着时尚走”,专业力量接驳社会需求“将重心放低,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放轻松慢慢滑……”在上海体育大学休闲体育专业教练辅导下,记者在一张防滑垫上开启了轮滑初体验,而后逐步学会了用轮滑鞋“走步”。 “攀岩不是靠腿部发力,而是靠手的力量拽着人向上。”根据教练的指示,“踯躅不前”的记者最终成功“登顶”。 “虎口夹紧,双脚踏开,身体后引,大臂带小臂,转出飞盘!”在教练示范下,第一次玩飞盘的记者经过多次练习,与该校学生同台竞技。 上海体育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负责人刘东宁表示,休闲体育主要面向大众,近年来该专业“跟着时尚走”,推出了轮滑、攀岩、飞盘等新兴运动课程,通过输出专业运动知识技巧,为传统项目注入时尚元素,让“轻运动”成为全年龄段友好的新潮流,提高人群整体体育发展水平。 以传统项目花样跳绳为例。这项难度系数较低的运动,在全人群中有着很高的普及度,现在他们正向中小学、亲子家庭等推广花样跳绳作为休闲娱乐新选择。由此促进全民健身,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加深家人、朋友间的亲密关系。 “金角银边”打造体育公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级“在桨板上不要看水面,看前进的方向就不会害怕……”“不要触碰荷叶荷花,保持平衡!”在指向轻艇会高级青少年水上运动教练徐立政的指导下,记者开始了桨板初体验。从跪姿、坐姿划行先适应,一小时之后,已初步掌握了划行技巧。 体验桨板所在的古美公园,在规划建造时就考虑利用园内3万多平方米的大片水域,通过引入运动品牌延伸“体育+公园”项目,让人们在这里伴着浓浓绿意在蝴蝶形湖泊中泛舟,在鸟语花香中感受时尚运动的便利与活力。 一项运动的推广,与人们触达它的方便程度有关。如今,古美公园日常训练都安排具有资质的专业教练全程陪护,这里还举办过荧光夜划、亲子皮划艇体验等。闵行区古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拓展群众参与多元化体育项目,让市民游客感受“生态福利”叠加“文体红利”的魅力。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届时全市将至少建设20座、各区至少建设1座占地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这将大大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级,让人们能就近就便开展自己喜欢的“轻运动”。 徐汇滨江新建的“乐动力·西岸风之谷体育公园”开园后,足球场、室内网球场、板网球等预约火热,成为周边白领和居民锻炼、社交的新去处;洛克公园铜川路体育公园首个飞盘营地成为潮人云集的新打卡地;前滩体育公园江畔,滑板、轮滑爱好者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不过,多从“金角银边”蝶变而来的“体育+公园”资源,以及“轻运动”时尚的兴起,也暴露出一些新需求。特别是运动地点周边配套还需提升,例如,加大附近饮用水、能量食品的供给,改善水上运动换洗空间设施、提高水质,加强场所安全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