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建设工作,正全面展开“十四五”战略部署的实施与筹备。通过对当前阶段取得的经济成果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性正不断提升,并已初步呈现出金融相互融通的理想发展局势。但是,由于些许遗留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运转机制仍存在磨合不足的现象,因此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为此,本文首先对地区金融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联系展开研究,进而围绕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资料图】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分别从“地区之间”与“地区内部”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但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战略的规划部署都离不开地区金融协调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对金融体系的优化调整是人们在建立现代化经济结构时无法规避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我国在“十三五”建设工作当中,重点针对金融供给侧展开了调整,并围绕“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实体经济”等三个方向展开了改革,旨在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但目前来讲,在之前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尚存在些许不完善之处,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
1地区金融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联系
1.1地区金融体系发展能够促进科技实力提升
“科技”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品牌竞争优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需要拥有充足的金融资本作为支撑,因此区域经济金融化与货币化的发展核心之一,便是强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资本,使一些发展规模不足的中小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加充裕的发展资金,进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与动力。因此,开展地区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提高现实生产力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1]。
1.2地区金融体系发展能够改善资源配置
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为区域经济结构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本来源,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些大型企业可以借助投资证券、股票等手段来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并通过证券的形式转让所有权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快速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一些新兴产业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获得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起到活化市场的良好作用,并避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使各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情况更加理想。
1.3地区金融体系发展能够促进资本形成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的累积与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建设活动中,很多区域正是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本供给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并且各大中小型企业在参与市场活动的过程中也常常缺乏良好的保障。开展地区金融体系建设,最关键的一项前提条件便是要完善区域的储蓄结构,以便为金融机制与金融工具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因此,伴随着储蓄结构的不断优化,不但对资本的积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开展金融活动的欲望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更多的闲置资本涌入市场。
2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2.1金融资源的流通依旧存在一定阻碍
“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工作的重点发展目标便是打造“金融一体化”的理想格局。各个地区在开展经济建设活动的过程中都把握住了“经济开放”“科技创新”“共同发展”的工作理念,不但在地区内部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在地区之间也积极展开了各项合作,为金融资本的流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及资本固有属性的影响,导致目前国内市场的金融流通依旧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并且地区之间对于金融资本仍旧存在着差异对待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政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并且由于缺乏统一的金融协调机制,导致区域、部门之间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对金融资本的统筹分配,并且对于资本转化的衔接也缺乏顺畅的工作机制,因此现阶段仍需对地区金融协调机制进行完善[2]。
2.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心仍有待确立
我国于2019年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件围绕国内5个重要经济发展地区分别制定了针对性的战略方案,不但充分体现了地区经济产业特色,同时也对区域之间的经济融通协调给出了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为金融资本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更强的可操作性。然而这一战略方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遭遇了一定的困难与阻碍,主要体现在地区内部的金融改革方面,由于尚未确立金融改革工作的主体责任,使得不同区域在进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心不明的问题,导致无法顺畅地展开经济合作。因此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加大地区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有效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3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均衡
金融体系建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扶持与帮助。并且随着取得的经济成果不断增加,目前仍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在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依旧存在较为明显的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在阻碍着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的企业在金融市场中能够选择的债权或股权融资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企业需要承担的融资成本变得无法确定。例如,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9%;而这一数值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却分别为6.18%、6.21%和6.27%。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的融资环境不同,并且国内的资本市场没有形成统一化的建设水平。因为受到不同地区的财税支持政策影响,导致了其金融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完善[3]。
3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解决对策
3.1优化金融协调机制,改善资本流通环境
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内的金融市场环境,确保各个区域的资本流通更加顺畅,从根本上创造经济共同繁荣的理想局面。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其予以改进:第一,引入地方政府、金融部门、金融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打造多层次的金融协调机制,为资本市场流通提供有力保证。具体而言,即以地方政府作为主导,首先打破行政区域化隔阂,在此基础上成立专属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部门,督责与其他区域进行信息伙同,并及时处理区域金融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与矛盾,同时以此为核心打造常务工作机构,确保区域经济合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以人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部门,需要主动开展区域之间的联动合作,避免金融贸易期间发生各类纠纷,从而有效维护区域金融体系的安全及稳定;在此基础上,邀请地方金融公司共同参与,结合区域经济合作特色开发全新的业务模式,并针对不同领域的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从而更加灵活地推动金融资本的流通[4]。第二,在完善金融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供三条机制保障:(1)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为主导,在展开区域经济合作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当前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同时对各类资产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帮助企业与各方资本主体了解市场情况,从而理性准确地开展金融合作计划。(2)打造“利益均衡机制”。针对金融资本固有属性严重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联手建立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确保各类金融资本的转化衔接更为顺畅,从根本上打破现有行政壁垒造成的资源跨区流动困难,并改善资本空间分布失衡的现象。(3)成立“信息共享机制”。要建立统一的金融信息系统,促进线上金融活动有效开展,保证地方政府、金融部门、金融企业等多方主体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并及时地掌握市场动态信息,避免由于信息情报不对等而导致各项财产损失,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经济的深度合作。
3.2调整信贷体系结构,加强中小企业扶持
中小企业是开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对于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在新时期工作环境下,国家需要多措并举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以确保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有效落实[5]。首先,地方银行对于国家提出的各项金融政策要做出正确解读,并对市场金融动向进行灵活预判,在此基础上落实信贷结构调整目标,即根据每年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宏观战略来确定信贷资源的投放标准。还需要具备信贷投放的调控能力,切实结合市场金融状况调控贷款规模,避免造成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的金融泡沫,使得地方政府无法真实掌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需要银行部门建立专门的信贷结构动态监控机制,密切关注重点客户、行业、产品及区域的动态信息变化,并全面统计市场数据来分析其中的潜在风险,以便及时针对各类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金融协调能力。其次,政府部门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手段,通过明确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重心,适时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及发展目标给出一定的建议,确保中小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在此基础上呼吁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通过丰富的科研成果与社会效益,帮助其争取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实际利益。同时,为了从根本上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吸引民间资本补充到金融流通的链条上,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借助“手续费补贴”“贷款分先补偿”等相关的财政措施,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拓展融资渠道[6]。
3.3完善区域金融互助,建立共享金融形态
地区之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由于地区内部发展重心不明,导致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联动主体,无法顺利解决金融政策及市场经济建设方式不统一、不衔接、不联合等相关问题。为此,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成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的方式,采用股权、准股权和直接投资等金融渠道推动地区自由开展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经济合作,确保区域金融服务体现出良好的均衡局面,快速建立起治理方式一致、规划制度统一、区域市场联动、发展模式共推的良好市场格局。例如我国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为增强其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地位,并与韩国、俄罗斯、朝鲜、日本、蒙古等相邻国家展开区域经济合作,国家出台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并启动了“中俄地区合作发展基金”项目来推动其重大经济合作建设[7]。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讨论了金融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基础上,对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有效创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庞庆华,李铭珍,李涵.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区域创新与生态效率的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2):68-76.
[2]张子龙,李冬泳.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21,38(1):37-42.
[3]杨德勇,崔莹.我国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改革与战略,2021,37(8):106-115.
[4]张海军,岳华.金融开放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9,33(4):110-126.
[5]生蕾,佘镜怀.金融结构优化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证据[J].征信,2021,39(3):81-87.
[6]王筱欣,付思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12):116-126.
[7]韩扬,赵心怡.我国区域性金融协调发展动态评价系统的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与TOPSIS评价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1,23(4):19-24.
作者:王艺璇 单位:济南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