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魏梦(吉首大学)
近年来,知乎、微博等热榜上频繁出现各大高校的身影,大批学生聚集于此,讨论对校园热点问题的看法。在大量的围观和讨论下,学生的批评和诉求,往往更能够得到校方的回应和满足,这一现象也被大家称为“网络治校”。
不难看出,无论是“知乎治校” “微博上诉” ,抑或是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其他网络社交媒体发表看法,都是依靠外部平台的舆论压力来倒逼校方做出行动。“好戏”连台,却并非所有的观众都愿意买账。一刷知乎、微博,跳出的都是各高校的糟心事,一些用户也开始质疑“学校里的事为什么老要拿到网上讨论?”这样的疑惑并不少见,可问题症结在于:高校内部是否有一片容纳议题讨论的公共空间?
其实,大学校内反馈问题也不乏常规渠道,校长信箱,投诉电话,校园论坛,学生代表,辅导员等,都是已知可行的反馈渠道。但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大一新生来说,也许并不知道这些渠道的存在。而另一方面,即使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反馈,这一条道也未必能走到底。更有意思的是,即使学生了解这些反馈系统,但仍愿意先在网络渠道上发表意见,也侧面反映出了学生对于高校内部反馈甚至是管理的不信任。
匿名安全、舆论声量大,也不怪乎大量学生转战网络社交媒体了。当问题被放到知乎、微博等平台公开讨论时,多了校园外的评判者,多了一项“学校形象”的考量因素,问题一旦引爆舆论,立刻就能触动学校的神经,这时校方的反馈速度也许要快得多。可这样,一系列问题也出现了,由于网络平台的匿名性,用户反映问题或发表观点也存在言过其实的不实成分。而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介舆论生态,缺少对个案具体场景的了解,容易情绪化表达。渐渐地,一些提问的目的也十分直接,并非对校方的处理态度完全不解,只是希望通过舆论施压使事件朝他预期的方向发展。更有甚者,抱着惟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投入无意义的网络狂欢,只为把学校顶上热搜,这样的行为既有损学校形象,又浪费公共资源,更混淆学校对舆论的判断,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为了施压而利用网络舆论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不满。表面看来,的确是网络舆论起到了治校的作用,可“网络治校”以及与之高度对应的“按闹分配”“哭声大有糖吃”模式,其背后则是一种“威胁-谈判”的逻辑。这也同时启发学校,怎样寻求校方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最优解?
当负面言论出现时,校方越是禁言,学生越是要在网上发表不满,如此便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治校如同治水,造成校园舆情“外溢”的,往往是校方不注重“疏”而是一味“堵”的应对态度。网络治校“表现在网上,根子在网下”。说到底,渠道起到的只是连接作用,即使校内渠道不多,但只要校方对学生的诉求足够重视,愿意沟通解决,这样恶性舆论自然不会外溢。有效的沟通才是促进问题解决的根本。校方应持平等关切,以学生为本的沟通逻辑,而非两眼望天,重视上情,淡漠下情,对学生意见习惯性“捂嘴”。
高校与学生,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大学的本质在学生,而非学校。学生应当是高校最好的宣传员和推介官,但现在学生们不得不以自爆的方式,倒逼校方促成问题解决,“XX治校”损害的不仅是学校的形象,更寒了广大学子们的心。校园问题该“疏”而非“堵”,如果高校管理层不正视这种情况,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网络舆情的一种,一味地打压,那么将把学生们更加推向学校的对立面。避免“网络治校”,高校管理层首先应改变的是心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