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门》
(资料图片)
说起“中考分流”,有娃家庭无不谈之色变。大家普遍认为:分流意味着阶层滑落,分流意味着父母教育的失败。孩子读职高对一个家庭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最新信息。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我老家邻居的一对双胞胎男孩,今年中考发挥失常。他们平时的成绩能上当地普高,一年学费也就2千块钱,现在只能上两类学校:要么去职高、技校,要么砸钱去读私立高中,两个孩子就是6万。
家长经济压力很大,想让两个孩子猜拳决定谁读高中、谁读职高。两娃都不愿意,他们觉得“上职高就是失败、没出息”。最终家长只能咬牙借钱,供两个孩子读私立高中。
“考不上,砸钱也要读高中”,这种想法很普遍,但对一些发挥失常、晚熟和经济能力有限的家庭,还挺艰难的。正因为如此,社会上“分流恐慌”越演越烈。
一、
社会一直流传,普高、职高录取率是5:5,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2022年8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中职招生占总数的33%-35%左右;全国高职招生占45%-56%左右。
也就是说,55分流不准确,中考更接近37分流,中专3,中学7;高考才趋于55分流。并且,37分流也不是现在才有,从我国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就长期存在了。
自从2022年5月1日,《职业教育法》大修后重新施行,我国就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样划分有三个原因:
第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哈佛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人的智力不能光凭几道题论高低,大脑不同部位,对应着人的不同能力。谁都说不准究竟哪个能力更强、更弱,所以要多元整合地看待。
霍华德·加德纳
比如,有的孩子并不擅长读书,上课不专心、考试也很差,但动手能力特别强。这类孩子在当前的教育环境里,就更适合走职业技巧发展道理,比如汽修、IT、信息技术等。
一些家长已经看到了这点,2016年,杭州有6000名初中毕业生被中职学校提前录取,他们直接升学职高,不参加中考。
家长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专长,脱离“鸡娃”“内卷”,去发展孩子真正的长板,就越能帮助孩子尽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不必再苦苦焦虑成绩。
第二,一线工人少,企业招工难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大学生,无法接受孩子学历比自己低,担心职高校风不好、教坏孩子。实际上,职高可能是相对最适合培养技术工人的地方。
央视拍摄了一部短片《就业市场冰与火》,揭露制造业发达的浙江等地区,招工一直都很难,每月15000也不见得能找到一个能干的技工。有的企业为了留住工人,只能不断涨薪,甚至将稳定员工写进了企业战略里。
为什么招工难呢?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太多,职业工人太少,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两极分化:毕业生难就业,工厂难招人。
这些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由于没有技术,很多选择从事快递、外卖行业。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中国餐饮外卖员总数突破700万,疫情期间两个月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外卖小哥超过7万。
“早知如此,当初不如去学个一技之长。”随着两极分化越来越厉害,这样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第三,改变职高普遍存在的“失败者心态”
“文化成绩考不上普通高中才会来读职高”,这种说法在职业高中广为流传。
很多学生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走进职高校门,后来也心安理得以“失败者”自居。这份“自暴自弃”,是职高风气差的原因之一。
为了摆脱这种“差生心态”,国家一直在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人才发展。
但光凭提高职高入学人数,恐怕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仍需要国家拿出更有利的举措,改变职业教育被人“看不起”的现象,最起码不会导致孩子荒废未来,才能让父母放心送孩子读职高。
面对分流,父母要明确三件事
随着时代发展,当前教育环境似乎从“全民求学”变成了“因材施教”。读职高的孩子如果专注技术提升,也可以轻轻松松月入数万;读普高的孩子如果对学习没有自驱力,也可能一上大学就“摆烂躺平”,谋不到出路。
这种情况下,咱们当家长的有必要转变一下思路:需要开发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慧眼——能不能看到孩子的潜能和天赋,凭此来发展孩子,或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向。
因此,我建议父母明确三件事:
第一,尽可能多的掌握实用信息,避免孩子野蛮生长
知乎上有很多网友是“小镇做题家”,因为信息壁垒,不了解大学专业实际情况,凭感觉选了一个专业,比如哲学、考古。结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兜兜转转、浑浑噩噩。
就像张雪峰说的:考上好大学,不等于找到好工作;读了好专业,不等于过上好生活。
直到孩子毕业后,很多家长才发现读了研究生也不可能成为人上人,还是只能拿一个月几千块;读了金融、经管专业也不可能进投行、500强,还是只能从小企业实习生做起。
明智父母会从这三个方面去打破信息壁垒:
首先,多了解企业家对未来择业的看法。比如马云曾提出“未来生产制造业会被AI取代,服务业会是热门”。也就是说,空乘、护理等服务性质的专业,未来或许比零件加工等生产制造性质的专业,更好就业。
然后,掌握国家和教育部发布的权威数据。我查到一组数据显示,国家将在2035之前全面推动职业化教育。其实不用等到那么久,今年高考职业填报就出现落差:重视一技之长的人越来越多,金融、人文等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大幅度下滑,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成了热门。
另外,别忘记扩展眼界,了解未来局势。想要得到离孩子最近的信息,可以从老师朋友、班主任、家长群等地方了解;想要掌握孩子未来发展的信息,可以了解国家职业发展白皮书、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各项通知,以及关注股市,掌握股价飙升、潜力无限的行业,这些行业或许对应了孩子的发展前景。
第二,激活孩子内驱力,尽早明确未来方向
孩子对什么有更强的内驱力,就会对什么表现出更多的投入和积极性。比如,天性好动的孩子,喜欢拆电器、烹饪;天性高敏感的孩子,喜欢看书、画画。
家长如果不太好判断孩子的潜能和天赋,可以从孩子投入专注的事情上切入。
我观察自家孩子,发现他喜欢玩游戏,不是“王者荣耀”这类战斗竞技游戏,而是“我的世界”这类经营策略游戏,他游戏喜欢在游戏中建房子,空间构建能力比较强。
这解开了我的一些疑惑:孩子排斥做一些机械重复的事,比如帮我卷毛线、抄写诗歌,我之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发现可能孩子的天赋不在于此,他更喜欢能够发挥创造力的活动,比如搭积木、玩乐高。因此我留意多帮孩子发展空间构建能力,让长板特别长。
第三,父母不要过度焦虑,保持心态平稳
最近有个热词“饱和式教育”,指父母见不得孩子闲着,看到他不做作业、无所事事就心慌,非要孩子学点什么。但这种“填鸭”一般的教育态度,其实满足的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父母的需求——父母想用让孩子忙起来,来给自己缓解焦虑。
“饱和式教育”不见得有用,“努力就能成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孩子。南佛罗里达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过度学习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由此看来,让孩子在压力和充实中成长,不见得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策略。
取而代之,父母保持心态平稳、情绪稳定,带给孩子的压力尽可能小,孩子在家里待着没有负担,就会更愿意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面,也更愿意学习。
中考,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另一个赛季的开始。
这条路上不止孩子一个人在努力,父母作为队友和导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孩子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扫除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为此,父母不妨放下恐慌和焦虑,用一种更加冷静、理性、客观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未来。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说的:“我看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孩子的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父母调整好自己的灵魂,使它平和、放松、明智,孩子也会更有安全感,只要孩子觉得父母真的能帮到自己,就会更有自信面对未来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