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内容页

要闻:浙江诸暨市博物馆: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

2022-12-28 09:16:12 | 来源:教育之家

凛冽的越王剑,古朴的原始瓷,一首耐人寻味的越人歌,掀开尘封千年的历史篇章……在浙江诸暨市博物馆日前推出的“铮铮越吟——越文化精品文物展”中,通过158件(组)商周至西汉武帝时期的越文化精品文物,向观众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诸暨市博物馆馆长孟琼晖介绍,作为“越国故都,西施故里”,诸暨市拥有丰富的越文化元素,该展览第一次将分散在各地的“点状”越地资源转变为“线型”越文化历史脉络,有效延伸了现有文物价值链,扩大了越文化标识的社会影响力。

打造文化展示窗口

诸暨市文物遗产遗迹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01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4处,市级文保单位77处、文保点94处),可移动文物328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241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更好地宣传诸暨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诸暨市博物馆致力于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会客厅”和文化输出窗口。

孟琼晖介绍,诸暨市博物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原则,近年来充分发挥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机构合一的优势,探索多元融合的社会化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初步建成了功能完备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诸暨金石学馆—浣江书房获首届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最美公共阅读空间”称号。

扩大博物馆服务范围

为更好地推动文化文物资源向基层延伸,诸暨市博物馆重点对口帮扶乡村博物馆建设,在藏品登记、陈列布展等方面共建共享,俞秀松纪念馆等6家入选浙江省乡村博物馆,13家创建绍兴示范乡村博物馆。深入挖掘十里坪村诸暨西路乱弹文化资源,推动卓氏宗祠的活化利用,鼓励当地村民自主组建十里坪村西路乱弹艺术团,推出《哑背疯》《大补缸》等传统剧目。“古祠堂内上演古戏曲,曲景相融、交相辉映,给人以穿越时空的奇妙感受,好不惬意。”村民王美华说。

与此同时,诸暨市博物馆加强与社会组织和民间收藏爱好者的交流合作,多措并举推出原创主题展、特色专题展和“潮涌浣江”品牌展。

诸暨市博物馆坚持展教并重,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大众教育与青少年教育中,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打造“诸博伴我共成长”和“文博讲坛”两大教育品牌。近年来,诸暨市博物馆与下江东等社区建立文明共建单位,主办的“流动展览进基层”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每年送展进社区、进文化礼堂30场以上;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暨阳小学等20余个学校共建研学基地。

延伸文物价值链条

今年7月,诸暨市博物馆完成改造升级,升级后的博物馆更注重数字化服务,完善藏品数据库,优化博物馆传播服务。“我们按照‘数字赋能、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要求,以博物馆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为观众打造最佳视觉享受,让文物更真实地展示出来。”孟琼晖介绍。

如今,诸暨市博物馆不仅拥有“博物馆云——智慧导览系统”,还做到了精品文物“一物一码”。与此同时,诸暨市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直播等活动大大拓展了观众群体,受到群众喜爱。如2020年推出的“烈酒一杯家千年——博物馆酒文化之旅”云上主题活动,吸引了18万余人次线上参观。值得一提的是,诸暨市博物馆选送的《风,从历史深处吹来》获2022年全省博物馆十佳新媒体短视频推介活动“优秀新媒体短视频奖”。

诸暨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宋美英说,当下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的应用能直观全面地还原展陈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信息,能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细节和人文的温度,从而使蕴藏在文物中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面向新时代,诸暨市博物馆将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观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她说。(李佳霖)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