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内容页

世界消息!既新增也淘汰 大学专业如何优化?

2023-04-17 08:17:08 | 来源:教育快播网

原标题:热评丨既新增也淘汰 大学专业如何优化?

这几天,“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由此也引发公众对大学专业应该如何设置、如何根据时代发展、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动态优化的讨论。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调整步伐之大,也寄托了公众更大的期盼:让学生们距离“兴趣与就业的结合点”再近一些。


(相关资料图)

其实,调整大学专业设置并不是个新鲜事,每年,教育部都会公布各高校大学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新版《专业目录》,过去10年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有770多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而撤销和停招的专业点,现在跟2012年相比有近1万个。有媒体统计,在2015至2021的7年里,共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几乎都与就业范围窄、就业率较低有关。

未来新设的学科专业会聚焦在哪些领域?《方案》已经明确未来要突出优势特色。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同时,要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特别提出“加强新医科建设”,明确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大健康”理念,加快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学科专业体系。

此次提出的20%调整目标,会给学生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告诉《热评》,这个目标在短期内不会影响到已经在读的大学生,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克服今后填报大学志愿时的迷茫,需要认清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密切关系,平时除了课本知识也要多关心国家发展,这对个人成才很有帮助;而我们的中学教育,也要在日常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甚至是世界的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专业学科设置越来越体现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的特点。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申报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获批,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的储能人才,中国农业大学2022年增设了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积极响应国家“新农科”发展战略。大学的专业设置,既要满足不同人成长的需求,也要满足各行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其结构和质量,一头连着学生的前途,一头连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势在必行。

20%的目标怎么推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热评》说,比这个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优化调整机制,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各司其职、双向奔赴,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和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我国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需要赋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并用好办学自主权,每所学校要设置特色专业,在自身定位上办出一流水平。

李志民认为,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大学专业的设置也必然要适应信息化社会转型的发展。学校层面怎么规划设置,省级层面怎么统筹管理,国家层面怎么宏观调控,《方案》里已经有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措施。接下来,加法和减法如何并进,怎样推进高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如何对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论证……每一步的操作,都代表着希望。从选专业到就业,一路畅通不容易,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本人的共同奔赴。

文字丨赵静

记者丨段译 景阳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