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评论
(相关资料图)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但体罚不是教育惩戒。
据媒体报道,东莞市某小学二年级的10多名学生因在课堂上做不雅手势,被老师罚扎马步将近1小时左右,还被老师拿棍子抽打。事后,涉事教师被开除。但是,涉事班级共有47名家长,当中有44名都对涉事老师进行挽留,希望她能重回学校的岗位。
老师体罚学生是教育之大忌。通常情况下,家长不要把事情闹大就算谢天谢地了,47位家长中有44位挽留涉事老师,确实显得有些反常。有不少网友也对老师体罚学生持赞同态度,认为只要老师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即便方法欠妥也应当宽容,甚至有人“现身说法”感谢当年的棍棒教育。
家长为何要集体挽留老师,报道中并没有给出解释,只提到家长反映该老师平时对学生比较严格,校方表示其教学工作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师爱如刀,学生如有待修剪的树苗,但怎么“严格”却大有讲究。简而言之,前提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引导乃至训诫。动辄责骂学生,以让学生害怕为目的,绝不是正常的教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学生在课堂上做不雅手势,涉事教师罚学生扎马步将近1小时,还拿棍子抽打了一些学生,属于触碰师德红线的体罚行为。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是天性,究竟是怎样的“不雅手势”令老师大动肝火?根据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可以施行一般教育惩戒,比如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面对家长的集体挽留,学校或许可以结合该教师的实际行为慎重斟酌,但不管最终是否“网开一面”,都不能改变教师体罚学生的性质。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但体罚不是教育惩戒。时至今日,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严重落伍,越来越多地被证明无效,更会对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教师体罚学生被开除后家长集体挽留,固然不多见,现实中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长和网友,却大有其人。作为一名从教近30年的一线教师,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顽劣”学生,也曾亲眼看见某些老师“镇压”学生造成的负面效果。在我的观念里,师生一场是难得的缘分,教育关键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取得学生的信任。现代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坚持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对体罚、变相体罚说“不”。
撰文/胡欣红
微信编辑/王钟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