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科技杂志《自然》更新了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按论文发布数量和贡献对全球科研机构及院校进行最新排名。在全部序列中,前20名中有10家来自中国。按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以19601.54的总分排名第一,超过曾经“称霸”多年的美国。之后是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等。
据了解,最新排名是根据各机构、院校在去年2月至今年1月期间的学术论文产出决定的,依据是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全球82本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科研论文,反映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及合作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科研机构表现抢眼,“最快进步奖”前31家均来自中国
根据这一最新榜单,在全部序列中,中国科学院依然占据榜首位置,得分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进入榜单前10位。此外,有10家中国科研机构、院校的排名超过牛津大学、9家超过剑桥大学。
↑自然指数最新榜单
此外,对比今年和去年的榜单数据,今年进步最快的50家科研机构中有40家来自中国,进步速度最快的前31名甚至全都被中国包揽。
以江苏大学为例,其科研得分(依据该校发文数量和影响力得出的分数)同比增长高达188.7%,成为了全球进步速度最快的高校之一,在最新榜单中的排名从去年的第387名跃升至第230名。而中山大学在最新的排名中也超越了英国名校牛津和剑桥。
↑数据显示中山大学科研得分从去年开始超越牛津大学
对于这份榜单,南京师范大学孙瀚君教授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最新榜单反映出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尤其是在体量方面。大体量的良好基础有利于高精尖原始创新成果的孵育,近年来我国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经费投入持续,“新鲜血液”加持,保证科研产出量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员米格尔是“高等教育网络”组织的创始人,米格尔指出,持续的资金投入是中国科研产出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中国的研究经费一直在稳步大幅增加。在科学领域的投入绝不是立竿见影能快速出结果的,今年我们看到的中国科研大爆发就是多年耕耘的结果。”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科学研究支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已从1996年的0.56%稳步上升至2018年的2.14%。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央视财经报道截图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哈密什·科特斯认为,中国不仅在科研上持续投入资金,在规划上也保持着连续性,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放心地为未来几年做计划。举例来说,近几年中国提出的“双一流”建设已经将视野放到了2050年,科特斯认为,“这发出了一个信息,即政府是懂得如何引导科学领域发展的。”
米格尔还表示,中国科研的进步,离不开新鲜血液的加入。他认为,中国的青年科研人员习惯了接受更高学术标准的考验,“在中国进入高校任职比英国的门槛更高。在英国,你可以无需发表太多文章就开始担任教职;但在中国,大学会要求硕士或博士生在找到工作之前就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甚至有的地方不发表一定等级的论文就不允许毕业。”
科特斯则表示,年轻人在中国的科研界有更多的机会。“在中国退休年龄大概是60岁左右。而在西方,很多80多岁的老人还在掌握着科研经费的发放,把年轻人挤出研究项目。”科特斯还表示,在英、美等国,科研投入的收益已经在下降,而在中国科研投入产生的效益却非常高。
《自然》杂志排名榜单创始人斯温班克表示,“排名数据证明,中国规模庞大的资金投入加上已经成熟的科研机构,使得该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产出持续保持高产的状态。”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编辑 张寻 责任编辑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