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近期在回应考生家长提问时表示:“别报新闻,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如果我是家长,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随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批张雪峰“害人不浅,误导公众”。
整个事件引发广泛的争论。我是重庆大学毕业的,现在写财经、时政、科技评论,也没学过新闻,可能恰好适合发表一点看法。
张小强教授说张雪峰享受着传播的红利,是“吃饭砸锅”。群众支持张雪峰,教授交锋中败下阵来,仿佛在证明张雪峰的正确性——看,这些教授无非混口饭吃,帮不了你们就业。
其实,这里有三口锅。
一口是教授吃的新闻教学的锅,另一口是张雪峰吃的大众传播的锅,还有一口是学生毕业后想吃的新闻媒体的锅。张雪峰的观点里,教授吃的这碗饭,干的这份事,并不能帮助学生以后吃到新闻媒体或者大众传播的饭。他不是吃饭砸大众传播的锅,而是砸教授的锅,借着砸锅,给自己带流量,一边砸锅,一边把饭舀到自己锅里来。
回到选新闻专业到底该不该两拳打晕的问题上。正如舆论所表明的,在某种程度上,张雪峰并没有说错。
“孩子选不选读新闻专业,这个要看情况,如果是亲生的,那还是算了。”编这个段子的人我认识,是一个资深的媒体人,也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还有一次,有人在一个媒体人和律师为主的群里咨询自己孩子高考志愿的事,在经济、法律与新闻之间选择。绝大部分都反对他的孩子选新闻。
所谓“新闻无学”,指的是:做新闻的人,不用学新闻,就能干得很好。新闻的专业性的确不如很多其他的工作,“门槛相对不高”。它的课程设置中大部分是如何获取、鉴别、组织和表达信息(新闻采访、社会调查、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摄影、版面编排、新媒体如网络发布和流媒体等)。
一部分是文字相关的课。新闻所需要的文字水平,一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足以应对,多学四年,意思的确不大;另一部分的信息获取、鉴别与组织,其实是教育中所谓的“底层能力”,它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的基本能力,而非仅仅新闻专业。这类能力的提高,又是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而非学校能“教”的。我认识的很多优秀媒体人,本身也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我自己写财经、时政、科技评论,也不是学新闻专业的。相反,理工科和经济专业的领域知识,反而对写评论帮助更大。
实际上,媒体很多岗位招人的时候,喜欢招其他专业的人,特别是金融、法律、经济,或者理工科,这样可以做对口专业领域行业的新闻。所以,如果你想做新闻记者,可以选法律、经济或者理工科,将新闻作为辅修专业,或者读个新闻的研究生。
如果一个职业,没学过的人都可以做,那么,这个行业的就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这就是张雪峰说的专业壁垒不高问题。
到此为止,张雪峰都是对的。然后,就开始出问题了。
首先,新闻其实是有“学”的。
比如做一则报道,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的矛盾如何平衡?再比如网暴牵涉到自媒体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这背后,是人类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探索,而且随时代在不断变化,是一门复杂、精妙、鲜活的学问。
这些新闻伦理的学问作为一种理念,会通过毕业生影响到行业。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对真相的追求和对伦理的遵守,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机制,人类才从奴隶可以被奴隶主杀死的时代,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人人相信人人平等的时代。
但是,中国教育有一个问题,就是重技术而轻背后的理念,搞得很多学问不成学问。
我是学经济的,课程中技术性的东西,比如稀缺性、价格机制、再到菲利普斯曲线都有。但为什么价格机制会指导经济活动?为什么产权至关重要?企业家获得的为什么是利润而不是剥削?这些教学中是没有的,只有靠自己。与学科紧密相关的理念拿掉后,剩下的东西就不多了。
其次是“上哪个学校”的问题,正如张雪峰所说,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有小部分人会进入新闻行业,大部分不会成为记者或在新闻领域工作。但是,这也是文科毕业生的普遍现象,对于“不那么好”的学校就更是如此。
一个二本经济毕业的,就研究经济吗?学管理毕业的,就做管理岗位吗?学法律的,不再考律师证,就能做律师吗?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金融、营销各专业,最后不都分散到各行各业专业性不强的岗位上去了,销售、中介、文员……哪一个不是该两拳打晕的专业呢?这里张小强说的“学校和专业排名很重要”有他的道理。
现在,有心钻研传播技巧的人,即使没有读过新闻专业,也可以将传播玩得很好,而且,越烂的“新闻”越有人看——比如:“我站在中日边境,身后是保护我们的解放军”。这样的短视频传播得非常火爆,很多人据此认为,现在有了自媒体平台,能打字/在镜头前说话就能写“新闻”,未必需要那个文凭。但是,几乎所有的专业不都是这样吗?你花四年时间,十来万元的成本学到的具体“知识”,在图书馆里花几十块办一张借书证都能学到——现在则是一个搜索引擎的事。
这似乎证实了张雪峰的观点,学新闻的,不见得比不学新闻的混得更好,“一个985院校教新闻传播的教授,自媒体账号粉丝数和流量不如我——一个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这里面是不是多少有点问题?”
实际在这一点上,张雪峰似乎弄混了新闻与传播。
搞错了,说话就缺乏思维上的严谨性。他说985院校的新闻传播教授还没有他粉丝多,以此证明新闻专业无用。但传播上的粉丝数,或者说知名度,和新闻专业水平不是一回事。电影学院的教授,甚至毕业生,大多数都没有王宝强这个学武术的名气大。但你能说不要去上电影学院,要去少林寺学武术吗?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做自媒体传播,有一套专业的方法论,在新闻水平上肯定比没学过的要强。
而自媒体并不是狭义的新闻,也包括传播。仅就专业性上,它反而有高一些的职业壁垒。这时新闻专业中的一些课程如公关和危机公关,信息传播学都可以帮到从业者。从这个角度,越“烂”的新闻传播越广,并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进学校另一个重要的点,在于获得职业资源,比如老师、校友的人脉关系——所谓“专业对口”,对的不仅仅是技能。好的学校更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职业壁垒,是需要进入职场后不断积累的。大学只是开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结束。如果放在这个长期的角度来看,新闻乃至文科,未必没有壁垒,甚至壁垒很高——而不像张雪峰在短视频中说的“建议大家报考有职业壁垒的学科(大多是理工科)”。
要成为一个知名的记者、评论员,入门时也许不需要硬性的壁垒,但日后的发展,需要本人的天赋、努力、资源整合(而且未必能成功),换句话说,他们拥有很强的壁垒,“可取代性”非常低。
以短视频的方式在网上面向大众论述专业选择,受制于时长、传播方式、受众接受特性和思维,方法框架会倾向于单一化、简单化、短期化,比如将选择专业与就业简单联系在一起,而不考虑多元的社会中具体考生的复杂情况。
但职场是一件长期的事,其选择必然是复杂的。做出这种建议,需要在微观上对考生本人的兴趣和特长有全面的了解,在宏观上对社会和职场的发展有了解和预见(毕竟很多职业在报考专业时并未出现)。但基于商业模式,需要以短平快的方式将一个观点传达给成千上万的受众,咨询者很难做到这一点。
比如,他无法了解一个具体考生真正的兴趣所在,所以就把兴趣这类因素看得一钱不值。兴趣看起来的确虚无缥缈,不能换饭吃,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帮助一个人有热情、动力去克服困难,发展自己,不断获得职场上的成功。这就像婚姻似乎只谈金钱与条件,但感情能让人在顺利时更快乐,在困境中相互扶助,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力量。而今天挣钱的行业,十年后未必挣钱,甚至未必存在。
网络志愿填报咨询只能提供相应的基础知识,而不能在这个关键而复杂的事情上给你人生指导。
人生指导是严肃的,是需要一对一沟通与了解的,后续的人生也有无限的可能性,需要自己去尝试和奋斗。
一两次面向成千上万受众的“指导”,并不能帮你找到一条一劳永逸的人生通衢,那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