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答案如下
(资料图)
(ID:theanswer163)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之一。
2021年,中国招收了105万名硕士生,其中少部分人通过保研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而大多数人,要在前一年和377万人一起争取就读研究生的机会。
考研上岸率不到三分之一,比高考考入本科更难;这也是普通人进入名校的最后渠道之一。
考研首先是一笔经济账。比如像江汉大学这样的所谓“双非”院校,本科生月平均薪资5000多元,但如果你能考上同城华中师范、武汉理工等双一流,薪水就能上升到8000甚至近万。
这个概率是多大呢?江汉大学2020届毕业生4000多人,读研的只有七分之一;但近四成去了双一流。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很多考不上双一流的人,放弃升学、加入就业大军;但从数据上看,只要你坚持到读研,“就此飞升”的概率就很大了。
真的是这样吗?考研有多难?你在考研中会经历什么?
考研的第一关,是选学校。在高考中,你可以埋头准备,最后等着学校来抢;但是考研基本只能依托唯一的目标学校,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
全国设立相关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众多,如何选中自己能考上又理想的学校,成为考研第一道难关。最基础的方法,是看院校复试分数线。但是各院校题目不同,复试线高低并不对应难度等级。
分数线之外,还有一个可参考的指标,是报录比。报录比高,说明考研人多、压力大,难度高。如果你选了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新闻学等热门专业,可能要和十几甚至五十多人争抢一个位置。
但报录比只是往年数据,相信它,就像相信过期的彩票兑奖号码。以上海交大的计科专业为例,在2020年,还有十分之一的考生能上岸;2021年,报考人数近乎翻倍,难度陡增;2022年,报名人数降下来,但招生人数也降了,难度一发冲天。
但如果你没押宝上交,而是all in同属985的东南大学计科专业,就会发现,录取比例在短暂升高后,反而回落到美好的2020年。
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很多学校的报名数据并未公开,考生只能根据分数线估算上岸概率;突然缩招,或者突然增加保研率之类的突发事件,也都可能发生。
即使手握硬核数据,你还需要在网上搜索院校口碑:初试题型难度、收不收双非、收不收调剂、复试难度……这一步的高瞻远瞩,能让你之后少走弯路。
不过,最有效的高瞻远瞩,还是早点出生。在2015年之前,考研人数很少,上涨也很慢;2015年之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研究生报名人数才迅速上升。
直到2022年,你成为四五百万考研大军的一员,开始准备初试。
考研初试分为公共和专业科目两部分。教育、历史、医学和一些相关专业只考一门专业课、七大专硕初试不考政治,其他大部分专业的初试均为政治、外语和两门专业科目。
除了公共科目、数学和一些专业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外,大部分专业科目怎么考、用什么题目,由院校自行决定。
首要难点不是准备考试,而是知道学校到底要考什么。大部分学校不公开往年题目,有的甚至没有公开考试大纲和参考书。
通用的办法是,找来目标学校的本科教材,关注目标学校教授们的论文,搭配小道渠道买来的真题。这时候只能希望你买到的是真题目,毕竟就算买到假题,你也很难发现。
极少数幸运儿,可能还会遇到突然改题。比如今年有一批学校的计科专业突然由自命题换成统一命题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如果你选了北理工、中传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复习又得再来一轮。
但无论如何,真正的抽卡环节,从初试结束之后开始。
分数公布后,学生开始经历第一次大分流。热门专业的国家线越来越高,比如新传今年暴涨12分,打得你猝不及防,“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来了都得二战。
过了心仪院校线的天选之子,可以准备复试;如果你打败施拉姆、冲破国家线,但还是惜败于院校线,就要开始拼调剂了。
决定调剂选择的,首先是AB区国家线。
分数在AB区国家线之间,就只能去B区院校。B区大体包括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中西部院校,分数更低,专业收留心碎考研人。不过如果你不幸考的是新传专业,即便本科双一流,分数360,塔里木大学你也不一定能高攀。
初试分数过了A区国家线,选择就更多一些。
调剂是社恐的地狱。调剂信息分散在各个学校官网,你需要趁着调剂系统还没开,迅速选出“备胎”学校,主动询问招生办是否接受调剂,来争取一个复试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关系成败的不仅有初试分数和国家线,更有你的本科出身、第一志愿报考学校,以及全靠玄学的运气。
早在2018年就有研究表明,30%的高校在调剂原则中优先接收本科毕业于985、211及行业特色高校生源的调剂;“双非”本科生,在调剂中要和双一流学生竞争,也会遭遇偏见。
千辛万苦拿到调剂,你才会和初试过线的天选之子一样进入复试。
从收到官网的复试名单那一刻起,复试的竞争就开始了。
这时,选校阶段高瞻远瞩的重要性也尽数体现。有的学校复试和录取人数不成比例,让你进了复试却白白“陪跑”;有些学校甚至在复试中故意打压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双非”本科生,为外校“优质”调剂生源留出名额。
如今的复试越来越重视科研经历、综合素养,比如中传就在复试前加入材料评议环节,考生需要提交材料展现综合能力。
复试的笔试往往更注重专业,面试环节从英文问答到前沿专著,每一题都在考验你的学术之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去准备。
同样是本科,有人的老师的研究经历都有限,但有人的老师却能带ta做项目、写论文,依托学校资源完成省级、国家级课题。
对于没有起跑线优势的学生来说,除了找人脉询问复试题型之外,提前联系导师意向、投其所好,和未来“师哥师姐”搞好关系,都成了可能的步骤。
甚至,提前选一个复试占比不大的学校,也是一种策略。
复试结果公布后,院校会综合初试和复试分数,按比例算出总分,按照排名录取计划人数。没录取的同学,就要再汇入调剂的大军,在目标院校或是其他学校继续寻找机会,或者准备二战。
而最后的幸运儿,点击接受拟录取,在体检、政审等流程之后,一般就能准备入学了。
上岸的人,奔向各自的去处:“双非”调剂“双一流”的励志经历固然存在,“985逆流读研”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也有人会发现,“忘记考研”,成为下一个任务。有浙江大学的学者对比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成绩,发现入学成绩高的,毕业时的论文反而并不突出。
教授们抱怨考研的学生不会做学问、也没有学术理想,企业招聘纷纷筛选本科学历。你的前方还有漫长的路,但先庆祝此刻吧——
你战胜了千变万化的初试、年年看涨的国家线和处处机关的复试,战胜了焦虑、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从图书馆和通宵自习室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你是五百万人中最勇敢而幸运的人——至少,可以去做考研名师了。
制作人员
剪辑:煎饼果子、SGAA
视觉:想无痛续学
动效:没考研就打工、沸羊羊、煎饼果子
分镜:想无痛续学、考研是不可能考研的
审核:Qiao
文稿:考研是不可能考研的
配音:考研是不可能考研的
策划:考研是不可能考研的
[1]教育部. (2022). 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教育部. (2021).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
[3]江汉大学. (2020).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4]华中师范大学. (2020).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5]武汉理工大学. (2020).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6]知乎. (n.d.). 考研院校有哪些黑名单或者性价比极低的院校?.
[7]中国青年报. (2016). 数十家考研网挂着“名校”头衔实为山寨.
[8]复旦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9]清华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0]中国人民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1]中山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2]大连理工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3]西安交通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4]上海交通大学. (2020).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15]上海交通大学. (2021).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16]上海交通大学. (2022).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17]北京师范大学. (2022). 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18]华东师范大学. (2022).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数据.
[19]南京大学. (2021). 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考报名录取人数统计表.
[20]东南大学. (2020). 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情况汇总.
[21]东南大学. (2021). 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情况汇总.
[22]东南大学. (2022).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情况汇总.
[23]中国教育在线. (2022). 考研“缩招”?真相是什么.
[24]界面新闻. (2021). 保研名额大幅增加,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25]教育部. (2022).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6]中国教育在线. (2022). 2022考研:这13所学校专业课调整,有你报考的学校吗?.
[27]计算机考研旺仔. (2022). 23考研计算机改考408院校汇总.
[28]段欢欢. (2018). 论高校研究生招考中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33(5), 5.
[29]华中师范大学. (2018). 优秀调剂生源专项计划申请条件及流程.
[30]中国传媒大学. (2020).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31]曹林. (2022). 不要让"考研思维"主导大学专业学习. 青年记者(3), 1.
[32]曹林, & 董晨宇. (2021). 忘记考研技巧,学术是"危险的思想愉悦"——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 青年记者(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