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点燃乡村教师心中那团火

2022-12-05 08:53:52 | 来源:教育联播网

■每月关注 谋教师关键小事

“在电白的乡村学校当老师,幸福指数很高!我的收入在逐年增加,现在比一些城区老师的工资还高。”黄胜道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中学副高级教师,他每月除工资外,还能领到1000元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和1031元住房补贴。


【资料图】

如何让更多教师在乡村学校安心、舒心,树立信心?近年来,电白区将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让大批优秀乡村教师“有甜头、有奔头、有劲头”,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提升待遇

教师从教安心

电白区罗坑镇红星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即将竣工,目前已建好了四层楼,每层四套房,每套房里布置1室1厨1卫1阳台。

“老师们对此期待已久。”红星小学校长谢贵介绍,罗坑镇地处电白区东北部山区,学校部分教师家在其他城镇,平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住,“周末经常家校两头跑。等周转宿舍建好后,就不用辛苦地来回奔波了”。

“我区13个镇正在建设20幢乡村教师周转房。帮更多乡村教师解决住宿问题。”电白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梁镇源说,电白区打出实施周转房工程、改善生活条件等“组合拳”,努力圆乡村教师的“安居梦”。

电白区还投入“真金白银”,下大力气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加码”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2021年,该区农村教师月人均工资比城镇教师高1000多元。

为激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从2013年始,电白区还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目前已达人均每月1000元。电白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王振江介绍,电白区把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标准细化为4个档次,重点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其中边远乡村学校的教师,每月能拿到1600元津贴。

增强荣誉

教师工作舒心

李耿已在观珠中学教书17年。今年,他凭教学年限、工作业绩等,晋升为副高级教师,“相比城区学校老师,我们乡村学校老师申报副高职称时,论文和课题不再是评审的硬性条件,这激励我们更热心于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

“如将论文、课题作为乡村教师晋升职称的硬性要求,不但不利于我们‘破五唯’,也不利于激励乡村教师长期在乡村学校从教。”梁镇源表示,电白区对长期在边远地区、基层学校从教的乡村教师,淡化或不作论文、课题等职称评定要求,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对长期扎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该区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高级职称评审制度。近5年,该区超过1000名教师申请到农村支教,不少教师申请调到农村学校。

考虑到很多乡村教师有学历提升需求,电白区从2016年起实施学历提升奖补政策。对教师提升学历的学费,区财政、教师所在学校通过奖补的形式,各承担40%,教师本人只需承担20%。

针对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分教点仍存在编制结构性失衡等问题,电白区明确,教师编制配备向区内224所边远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优先保障乡村学校编制增长需求。部分乡村小学因地处偏远地区,班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又难以并班上课。电白区按1∶2的班师比,为这类学校核定教师编制。

收获成长

教师树立信心

专业发展方向不明、动力不足,曾困扰着电白区旦场中学等乡村学校部分教师。2021年9月,电白一中附属初级中学教师薛尧林来到该校,挂职副校长。他将电白一中附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到旦场中学。旦场中学以举办校级教学比武大赛为抓手,开展同课异构等活动,促进教师在竞技中提高教学能力。今年10月,薛尧林被派到黄岭中学担任副校长,为这所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理念。

“我区以建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省级校本教研基地为抓手,探索研训教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下大力气为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梁镇源说,电白区通过实施双向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乡村教师教学更有信心。

为激发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电白区陆续把一批省市区名师培养对象、校长交流到乡村学校,让他们在新岗位上挑大梁。2021年以来,该区共选拔48名教师交流锻炼。为做好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校长人才储备,电白区还实施新时代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今年首批选拔、培养210名教育管理人才。

“这次能走出山区,到大城市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今年9月,电白区霞洞镇中心小学教师吴志权走出大山,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狮山镇松岗中心小学,跟岗学习一个学期,学到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给乡村教师创造更多发展机会,电白区注重通过研修、跟岗学习等形式,组织更多乡村教师“走出去”培训。电白区还加大力度开展网上培训,乡村教师足不出校,就可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电白区还整合“三名”工作室资源,评选组建首批23个区级名教师工作室。电白区要求名教师工作室对口帮扶全区各镇,23个名教师工作室以专题讲座、同课异构、开展云课堂等形式,送课下乡。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05日第3版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