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广以”)即将迎来第三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心怀远大梦想、扎根祖国大地、勇攀人生高峰,以奋斗之姿书写一个个“有志者”的故事,从广以走向更辽远的广阔天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2023届本科毕业生中,有一个身影显得尤为特别。他是广以第一届入学成绩第一的本科生,也是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广以学子,用以色列理工学院双学位、世界顶尖名校直博录取的靓丽成绩,刷新大家对广以的认知。六年寒窗磨一剑,一朝出鞘展锋芒,让我们一起走进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陈林泓的故事。
博学笃行·不负韶华
2017年盛夏,广以迎来第一届本科新生,其中以广以第一名成绩入学的陈林泓受到学校、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时我的高考成绩可选择的院校比较有限,而相比起传统的大学,我当时更想到广以这所新开设的中外合办院校‘拼一把’,”回看当初选择广以的心路历程,陈林泓表示,“广以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办学质量一致,大部分老师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直接派遣,所以教育模式、教学系统和教学质量都非常好,受到世界认可,这也是我选择广以的理由。我之所以能被世界顶尖大学直博录取,也和源自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术基因密不可分。”
2017年陈林泓入读广以
如愿进入广以学习之后,全英语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都给陈林泓带来很大的冲击,也让他对学习有了全新的体会:“那时候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权利。从踏入大学的这一刻起,读书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分数,在这里读书、考试、学习新知识,都是为自己而做的事情。‘去教室上课’是我们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秉持着这样的心态,陈林泓十分珍惜在广以学习的每分每秒。他像“海绵吸水”一样,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大量吸收知识。“从数理化、制图、编程等基础课程,到半导体、陶瓷等覆盖各类材料的专业课程,再到理论建模和动手实操的不同实验等等,材料专业的课程涉猎非常广,我们的课表每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在构建全面知识体系的同时,陈林泓也抓住每一个与教授们讨论交流的机会,密切关注与专业发展相关的科学前沿和产业动态。
陈林泓(中)与好友合影
2019年,这颗默默扎根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大二期间,陈林泓凭借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获得教授邀请参与科研项目,并前往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进行学习。随后,陈林泓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物理期刊《物理学报B:原子、分子与光学物理》(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上发表学术论文,成为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广以学子。
厚积薄发·圆梦直博
2020年,广以开设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国内专业目录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并面向所有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供修读以色列理工学院双学位、广以辅修专业的机会,陈林泓也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在繁忙的材料专业课程之外,坚持“挤时间”修读数学专业。
在陈林泓看来,数学逻辑、代码编程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下青年求学和就业的“必备技能”,而广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所开设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无疑为同学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让学子们得以拓宽视野,从事跨学科学术研究。同时,在大二暑假参加的科研项目也让陈林泓意识到,掌握计算机技术对未来的科研和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陈林泓坦言,修双学位意味着双倍的付出和成倍的压力,“本科期间基本没有假期,也很可能无法在四年内毕业。”而广以允许本科学生在6年内完成学业的“弹性学制”让他很快放下心来。“我没有过多纠结。国外读五六年拿学位的情况比比皆是,广以与国际接轨,学校整体学术氛围非常自由。”在系主任的鼓励下,陈林泓顺利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习,以94分的亮眼成绩为本科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即将毕业时,陈林泓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留校担任科研助理,夯实科研基础,同时为申请直博做好充分准备。“留校一年,我并没有延期的焦虑,在做好手头科研工作的同时,直博的梦想也一直在激励着我。”这一年里,陈林泓继续着自己的自律,丝毫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度过了科研、申请两手抓的“Gap Year”(空档年)。奋力追光的少年不负韶华,陈林泓接连收获了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级名校的直博录取通知书。
陈林泓(右)在广以与高中母校校长合影
研究前沿科学、融合交叉学科、鼓励自由探索、允许多元选择,这正是广以这所高质量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道路。而一届届广以学子们也在这里成长为具有扎实数理基础、质疑探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如陈林泓一样获得世界顶级院所认可、“晋级”直博通道的广以毕业生越来越多。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以高分成绩获得双学位、收获世界名校直博录取……回首在广以的成长之路,陈林泓深深地感受到,个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学期间的沉淀和积累,更离不开与学子们一路同行的广以教师们。
陈林泓介绍,广以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学术平台让他有机会认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教授们,他们所给予学生们参与一线科研、教学的机会,让他可以在本科期间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试错”,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陈林泓(左)与JINR波戈留玻夫理论物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Vladimir I. Korobov教授
在广以的课堂内外,师生亦师亦友、相互成就。学术“大咖”们不仅是广以学子科研圆梦路上的导师,更时时给予人生与未来的中肯建议。在俄罗斯进行科研项目的期间,陈林泓曾因遭遇参数调整问题感到无比焦虑,“JamesS. Wright博士开导我说,科学研究是很实际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会因为你压力大而自动浮现,所以最好是以平常心对待,而且不要羞于向他人请教。整个科学大厦都是后人不断得向前辈们请教学习,然后再基于前辈的知识和理念做出新的内容而慢慢建立起来的。”谆谆教导时刻在陈林泓耳边响起,激励他奋勇前进,克服科研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陈林泓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出色的表现让导师们一致竖起了大拇指,“林泓品学兼优,我很荣幸能成为他的老师!”广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Eli Aljadeff对这个坚持修读双学位的学生表现赞不绝口。陈林泓的科研导师、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Elissaios Stavrou也送上真挚的祝福:“我很高兴能与林泓合作!他属于近来越来越少见的一类青年科学家。为了深入理解科学问题,他会进行非常仔细和勤奋的研究,而不是贪图快速出结果而偷工减料,这是尊重科学的专业行为。我坚信,如果他能持之以恒,将会收获光明的未来!他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学科大家,我也希望他能坚持不懈,祝愿他梦想成真!”
陈林泓在Elissaios Stavrou 博士实验室担任科研助理
最终,陈林泓从海内外众多的角逐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直博全奖录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位居世界前三行列;卡耐基梅隆大学以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而举世闻名,产生了20位诺贝尔奖得主。
大学路的春风里,陈林泓无数次憧憬过美国加州的阳光。如今,懵懂的追光少年蜕变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科研青年,即将前往更高的学术殿堂,以青春续写热血理想。(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焦小新 通讯员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