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全球微速讯:让更多“卓越工程师”从这里走出

2023-06-15 09:45:55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现场招聘考官问了我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的问题,这些我在企业培训时都学过,所以面试很有把握。”近日,在招聘会上,来自厦门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林广昭顺利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预录用通知书。


【资料图】

林广昭是厦门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学校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把企业问题作为学校课题,请企业工程师来学校当教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了一大批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也为学校打造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这张新名片。

企业问题就是学生的课题

林广昭在读本科期间,全程参与了学校与路达工业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大四开始,他就跟着企业导师在公司研发部、新产品部等多个部门轮岗实习。

“导师带我们做的课题就是企业正在研发的技术。”林广昭说。与他一样,参加过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应届生,多数也早早地被企业“预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马康在大二时,就跟随导师姜春海到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习。

当马康了解到企业需要一种用于制作硅碳负极材料的反应装置后,当即表示自己很感兴趣。在随后的两年里,他围绕企业提出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马康的成果解决了现有硅碳负极材料制备反应中步骤间无法连续操作的问题。

据统计,近3年来,在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论文中,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论文占比达85%以上。学校与企业联办“宸鸿新干班”“京东班”“汉航班”等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是论文选题,几乎全部来源于合作企业。

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周水庭表示:“只有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让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尝到甜头,才能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性。”

企业工程师“变身”学校教师

派技术骨干到厦门理工学院当教师,参与集成电路等核心课程的教学,这已经成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近几年来一直在坚持的做法。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杨刚表示,这些技术骨干都懂得一名优秀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他们到学校任教,自身也需要从理论上来做系统提升,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成长与进步。

厦门金龙客车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苏亮2022年受聘为厦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他把厦门金龙客车公司在智慧交通方面的解决方案,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校师生。一年来,苏亮与厦门理工学院教授联合指导多名研究生、本科生,这些学生在智能集成线控底盘等研究开发工作中取得多项成果。

作为行业专家,苏亮还与学校商议,推动车辆工程专业将原有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调整为“客车制造工艺学+客车制造工艺实习+汽车设计实习”。“这样的课程模块调整,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带给学生更多接触行业一线的实训机会。”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文望说。

“现在学校所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都有企业教师来授课。”周水庭认为,请企业教师来授课,也是在倒逼学校教师要去联系企业,要去了解业界一线的需求和技术动态,以便更新知识。

搭建校内校外技术实践“大舞台”

“作为一名工程师,必须有基本的工程训练素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曾海泉表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离不开工程现场和产业一线的技术实践。

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训练中心,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工科类专业的工程训练需要。

学生除了可以在校内进行工程训练,还可以到企业的实验室、训练中心去实践。

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王佐帅在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在学校教授张宏怡的指导下,帮助企业完成了平板显示手写笔迹清除、文字识别等功能的研发,这些研发均被企业采用。

“有企业的实践平台、老师的帮助,我们才有机会完成任务。”王佐帅说。他已经与盈趣科技的指导老师、AI组工程师黄智全将相关项目的算法申请了专利,并共同发表了2篇高质量期刊论文。

目前,厦门理工学院与企业共建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380多个,其中包含与林德叉车集团等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

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林进川表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作为育人主阵地的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广泛汇聚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质资源,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15日第3版

作者:本报记者 熊杰 通讯员 唐红波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