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2023-08-17 17:03:10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当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给高校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应该在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原因的基础上,从提升新闻应对能力、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形成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策略。


【资料图】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因为其迅速性、非理性和扩散性给高校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为网络舆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的传播渠道。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网络舆情生态,高校要深入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生成和传播的规律,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以网络为平台,借助电脑辅助沟通工具,围绕即将发生的或已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布的含有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信息。基于此,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高校大学生参与的,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表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一个子集,除了具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快速性、非理性、扩散性等一般性特征外,还有自身的某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传播速度、表达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后果等方面。

从传播速度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更为迅速。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往往要快于一般的网络舆情,这不仅是因为高校大学生对自媒体的高度关注与熟练运用,还受大学生“群居”生活方式的影响。集体生活让大学生频繁进行信息交流,口口相传加上网络传播的线下线上交互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从而加快了网络舆情演化。

从表达方式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成长于信息社会的大学生对快速更新的网络技术适应性强,能够灵活选择各种表达方式,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他们喜欢对信息进行技术加工。在使用文字时,他们常常会加入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选择各种新奇的表达方式。这种泛娱乐化的表达方式,让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更易被关注,传播速度更快,扩大网络舆情传播范围。

从传播内容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容更加丰富。新媒体时代,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热点事件并轻而易举地参与其中,因此,传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并不会因为高校的“围墙”而被阻隔。与此同时,集体生活中的高校大学生比社区生活中的普通居民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往往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大到国际时政、国内热点、社会事件,小到宿舍冲突、情感交流、休闲娱乐、校园生活等。

从传播后果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更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爆发突然且具有敏感性、破坏性、极端性等特征,学生在发表评论时来不及了解事情全貌和进行深入思考。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左右。网络舆情中偏激的情绪化言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煽动性,一旦有学生带头将不满情绪转化为实际行动,非常容易得到其他大学生的响应,从“网上”到“网下”的转化便捷且迅速,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形成难以控制的被动局面。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

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分析中不难发现,事件的传播以及舆情的产生是一般传播过程在高校范围内基于网络媒介进行的特异性衍生,生成原因呈共性与个性相交织的特点。因此,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除了要把握传播学中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也要聚焦于讯息、媒介、受众等方面的特殊性分析。

1.突发事件是刺激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导火索”

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外界条件的刺激,外界条件主要指网民们关注并热衷讨论的社会事件。而相比其他社会事件,突发事件往往更容易引起高校大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这是因为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征。

一方面是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爆发毫无征兆,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旦管理者无法在短时间内给出合理解释与应对措施,容易造成群众不满,从而引发网络舆情。而且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发展的态势等存在不确定性,容易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猎奇心理。

另一方面是危害性和扩散性。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会导致社会成员的财产、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面对突发事件,公众常常产生恐慌、无助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通过网络发泄后将进一步加重,并迅速蔓延开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气盛的高校大学生的回应。

2.大学生是推动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主要力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相比其他网民,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特殊性。

从性格特征上看,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猎奇心强,具有较强的质疑精神,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具有很强的维权意识。一旦学生感到自身的利益或尊严受损,他们会在网络上勇于表达自身诉求,以此为自己和所在群体争取权益。对于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密切的社会突发事件,他们也会出于强烈社会责任感在网络上勇于“亮相”、发声,从而引发网络舆情。

从成长经历上看,高校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表现出对网络天然的亲近感,喜欢并且非常擅长使用网络。长期依赖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经验和习惯,让高校大学生轻易并乐于相信网络信息,而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因传播特性的一致性,又会使同一事件反复出现,从而增强突发事件对高校大学生的吸引力,更易产生网络舆情。

从人际交往特征上看,当前高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呈现原子化的特征,虚拟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广阔空间。匿名性和距离感的特征让大家可以在这里尽情倾吐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学生们更喜欢选择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以上这些特点极易让高校大学生对某一突发事件形成网络“围观”,大胆“发声”,成为网络舆情的“主力军”。

3.网络是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媒介工具

舆情的发生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工具。在传统媒介时代,舆情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工具进行传播。而进入新媒体时代,舆情的中介工具发展为网络,包括各种新型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变革。在传统媒介时代,大众接受到的新闻信息都是经过专业人员层层审核筛选过的,舆论发展的方向被“把关人”牢牢掌控着,一些“出格”信息只能通过各种小道流传,受众面窄,影响范围小。

网络技术的普及极大地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自媒体时代到来后,每一个人都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利,极大地弱化了传统“把关人”的角色,使得信息传播的模式更加分散化,网络上不同层面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袭来。“把关人”角色弱化导致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和错误信息。而其中创造性、娱乐性、互动性的特征契合了青年群体的心理和行为需要,往往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睐,成为舆情传播扩散的 “策源地”和“助推器”。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对一般网络舆情而言,传播速度更快、表达方式更多元、传播内容更丰富且更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需解决的问题。

1.提升高校突发事件新闻应对能力

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迅速引起学生们围观,如果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发声,就极易引发网络舆情。高校突发事件新闻应对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网络舆情发生的程度和频次。基于此,高校应该努力提升突发事件的新闻应对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应对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在人人都可以随时发声的自媒体时代,选择“冷处理”“封锁”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容易造成谣言满天飞,刺激舆情的生成或造成事态升级。不“堵”、不“锁”不代表不作为,也不代表乱发声,而是要正面回应问题,会发声、发好声。因此,一支分工细化且合理、新闻素养高且业务能力强的突发事件新闻应对队伍是关键。这支队伍对内能够迅速了解事件信息、有效做好信息监测、准确抓住舆情信息点,对外能够合理回应关切、耐心引导舆论、获取学生信任、争取到社会主流媒体的支持与合作,为妥善解决突发事件、消除网络舆情并化解危机提供重要支持。

2.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场所”。有效应对舆情的发生应该首先加强对“场所”的监控和管理。从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来看,大致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发展期和消退期。因此,高校要在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监测、研判、处置以及跟踪机制。

一是精准识别,让网络舆情监测更“准”。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在爆发之前会经历一定时间的潜伏阶段。潜伏期是处理网络舆情的最佳时机。在这一阶段,会有个别学生就突发事件发布相关信息,但尚未引起较多人的关注,影响范围很小。高校应该建立常态化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采取“人工筛查+互联网监测”的模式,24小时开展舆情监测。敏锐捕捉可能导致舆情发生的“异质声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处置,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争取将网络舆情危机遏制在萌芽阶段。

二是系统分析,让网络舆情研判更“快”。经历潜伏期的网络舆情一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进入爆发期。爆发期的网络舆情往往呈几何速度扩散,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控制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建立网络舆情态势综合研判机制显得尤为关键。网络舆情研判是指对舆情级别、扩散范围、传播速度、影响后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科学预测网络舆情的走势和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网络舆情应对预案。高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走势,提升自己对网络舆情的科学研判能力,以便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三是有力处置,让网络舆情管控更“稳”。网络舆情爆发后随即进入发展期,这一阶段,对舆论走向的引导能力和处置方式将决定舆情的消退或新一轮爆发。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及时进行全方位干预。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官媒发布正确信息,还原事情真相,及时回应学生的关切点,引导舆论走向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党员、班级骨干要在网络上积极发声,对不正确言论进行纠偏。密切关注校园内具有网络影响力的人的言论动态,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引导其理性发声,发挥其舆论稳定剂的作用。

四是持续跟进,让网络舆情跟踪更“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高校的正确处理,网络舆情会逐渐降温,曾经被炒得火热的事件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网络舆情进入消退期。此时高校仍要保持警惕,谨防反复。事件处理不妥善或受到某一新热点事件的连带作用都有可能让原本平息的网络舆情卷土重来。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跟踪机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后续发展,对可能再次引发“次生危机”的因素及时进行处理,推进网络舆情平稳消退。

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监测固然重要,但系统再强大也会有漏洞,仅仅依靠“堵”的方式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舆情问题,还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当中。重点以思政课为依托,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故事讲述、情景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知晓网络不是“道德真空地带”。引导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克制情绪、辨伪存真、理性发声、自我约束,当好自己的“把关人”。

二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着重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作用。利用校园广播、报刊宣传栏、横幅标语、电子屏幕等载体向学生传播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念,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党团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网络文明行为规范,结合典型案例,科普网络法律法规,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和良好风气。

三是充分发挥制度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制定学生能够理解、乐于接受且自觉遵循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制度。全面宣传制度内容,让学生知晓校园网络生活的规则,清楚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树立起网络生活的底线思维。同时,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合法合理处置,减少次生舆情的出现,实现科学管理。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决策模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SK1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盖青 朱瑞新,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原载2023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