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儿时的生活再艰苦、再单调,在回忆中也是美好的,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资料图】
其实除去回忆儿时的快乐,我们还常常以自己的童年为师,以童年的经验启发自己,对照自己。
比如,有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光顾着玩了,荒废学业,长大了之后一事无成。就想着:一定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刻苦学习,做有文化的人。
有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被严格管教、玩的时间很少,就会觉得:我有了孩子,一定给他玩的时间多一点。
不管这些做法是不是妥当,都是来自童年的经验。
我们的童年是在潜移默化地启迪我们,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在做我们的“老师”。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我的读书和写作中就可以看出。
我小时候是比较爱读书的,那时候书很少,我也没钱买书,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图书馆和同学借。我小学五年级读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那时还没有少年版,有许多半文言的句子还不太懂,但是我还是读。其实不是什么自觉性,主要是其中的故事吸引了我,就是因为故事有趣,我才把它看成是一种享受,引得我积极主动去读。后来 我又看了许多书,诸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这些写英雄人物的书籍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故事性。
这种喜欢读故事的童年生活,明显影响了我的写作:我搞儿童文学创作,比较注意编织故事,这是来自我童年的经验。养成读书习惯,兴趣很重要,要想让小读者喜欢看你写的书,就必须要有吸引人的故事,才能真正能吸引小读者,让他把读书看成是一种享受。
童年的读书习惯也培养了我编故事的能力。我常常讲:人的脑子就像一个仓库,读书就是往大脑这个仓库里装东西,我脑子里装的故事越多,能够拿出的东西就越多。这样我写故事时也比较得心应手。
更主要的是,童年生活(包括后来我教书接触孩子的童年生活)直接影响了我的写作。
童年的生活经验让我认识到:孩子最喜欢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喜欢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和他们心心相通。懂得这些,使我受益颇丰。
比如,我写童话《蓝皮鼠和大脸猫》中的两个形象,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两个孩子。
我写《小糊涂神藏在学校里的秘密》更是牢牢地抓住两点:贴近生活,写孩子。
最早的长篇童话《小糊涂神》被改编成系列动画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就是因为里面的小糊涂神是个顽皮可爱的孩子形象,每个孩子都能从他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现在新的长系列《小糊涂神藏在学校里的秘密》更是贴近生活、贴近孩子:故事背景发生在小学,主角是一个班级的小学生,在每个故事中,小糊涂神都要送到班里一个小怪物,每个小怪物都有一个滑稽、可笑的名字,比如“请问,馅饼熟了吗”“今天老师不留作业”“请你踢我一脚吧”,你在班里大声叫这样的名字,大家又看不见小怪物,肯定会造成误会。这就产生很多幽默的生活故事。
细说起来,这些故事实际上是带一点儿童话色彩的校园小说。里面的小学生、小怪物,都是孩子,你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是丰富有趣、多彩多姿的,你从不同的角度,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对我来讲,印象最深的就是读书。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可能忘记了,见过的好多人也可能忘了,但有些人忘不了,一个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另一个是你看过的书里面的人。一本好书里面写的人物会栩栩如生,印在你的脑海里,会不断地影响你,给你启迪,让你终生受益。
所以,还是我开始讲的话:人的大脑就像一个仓库,你读的书越多,往这个仓库里装的东西就越多。
读更多的书,让更多的故事、更多的优秀人物进入你的大脑中,为你树立楷模,让你的思维更有想象力,更有前进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