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什么叫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会计确认的标准:
会计确认标准是指会计系统予以确认的会计事项所应具有的特征。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被确认的项目仅仅是通过交易或事项所产生,它们的性质符合要素的定义;
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流量)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的评估;
该项目应有可计量的属性如成本、价值等,并能可靠地计量。
###2初始确认是指在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之后,明确其所涉及的会计要素,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然后登记相关会计账簿,对其所涉及的会计要素变动以文字和货币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过程。
初始确认是对交易或事项进行正式的会计记录的行为,关注的是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是否应该被记录,应在何时、以多少金额、通过哪些会计要素在会计账簿中予以记录的问题。
初始确认就是第一次将业务计入财务报表,比如一个公司买钢材作为存货,可能会经过几个交易环节,比如签合同,付预付款,收钢材,付剩余货款等,这么多交易过程,什么时候在会计上记录存货呢?存货准则规定,取得存货所有权时,企业记录存货,所以一般的签合同和付预付款,不记录存货(因为不符合初始确认条件),收钢材时要记录存货,以为满足了初始确认条件。所以初始确认不能早,也不能晚,要在满足条件时记录。
严格的说后续确认一词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后续计量。它是由于会计分期导致的。具体来说,企业的会计报表需要按期提供(月报按月,年报按年),在报表日那一天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来计量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就是后续计量。比如存货,要求按成本计量,就是初始确认时是多少钱,还是以那个数字记就行了,但是如果报表日存货(钢材)价格下降了,将要提减值,从而把那个数字改成报表日的价值了,这就叫后续计量。
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3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核算的区别:
会计确认,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辨认哪些数据能否输入、何时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以及如何进行报告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会计记录的确认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确认。
会计的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4会计确认基础理论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准确、有效、及时地将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一基本目标。
会计确认界定了会计记录的范围并决定了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在各国财务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与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与费用,而不在于是否收到或支出现金。
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以下是两种制度的局限。
权责发生制与配比、、稳健性原则矛盾,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矛盾,同时也会造成企业的提前纳税。
而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在于缺少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反映,不能准确反映已发生的债务,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以及进行成本和费用的运算,同时也会使会计报告信息不完整。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根据会计目标和现金流量信息,结合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加强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