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内容页

华理“90后”青年教师马越斐:从拿冠军到培养冠军

2023-08-23 09:57:27 | 来源:新民晚报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开幕式执旗手、华理青年教师马越斐,作为华理乒乓球体教融合模式培养出的优秀典范,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有着14年情缘,先后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6次出征大运赛场。在大运赛场上,她曾经获得4届乒乓球比赛的冠军,收获了成长、见证了转变。在近日举行的成都大运会上,她带领着队员们努力拼搏、勇敢逐梦,在“家门口”为国而战。

从一名稚嫩的中学生运动员到体育学院的一名“青椒”,马越斐老师在华理,在球与桌台碰撞的乒乓声中,度过了20多个春秋。马越斐说自己很幸运,成为华理乒乓蓬勃发展的经历者和见证者。


(相关资料图)

2001年,还在读初一的马越斐听到了一个大新闻——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上,华理在读大学生帖雅娜竟然连克国家队选手张怡宁、牛剑锋,获得了冠军。一时间,华理作为全国文化球的典范,在业界声名远扬。她慕名而来,加入了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师从臧玉瑛老师和黄金建老师,成为华理乒乓球体教结合“一条龙”模式下的一名学生运动员。

自2008年考入华理后,马越斐连续参加了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届亚洲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6届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获得了所有级别20多个大学生冠军。

“我们华理是传统乒乓强队,有30多年历史,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所以,我们心里都对学校有一种热爱,总是感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华理的旗子不能倒,华理的冠军不能丢。这种热爱成为传统,在我们这个集体里,一代传一代。”马越斐说。

2012年保研,2015年硕士毕业,马越斐传承着这份热爱和责任,成为华理体育学院一名“青椒”,与臧老师、黄老师并肩战斗,接棒训练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并担任乒乓球精品课骨干教师。8年多来,她带队收获了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学生运动会到上海市级比赛的合计120个冠军,培养出几十名大学生世界冠军,队伍的竞技水平长期屹立于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顶尖之列。

“当学生、做运动员,只要规划好自己就可以,但做老师就不一样了,老师承载着学生和家长的期望,要帮助学生规划4年,再把规划细化到每年、每个月、每个星期的学习和训练。”马越斐说。

从留校执教至今,马越斐始终保持每年2500学时的教学量,几乎全年无休奋战在高强度高水平乒乓球训练的教学岗位上,此外还负责乒乓球队日常教学管理和各大赛事的带队工作。

体育圈里常说一句话,“竞技体育不谈困难,只看成绩”,深知竞技体育残酷性的马越斐,不能容许工作中的自己有半点侥幸和马虎。执教中,她注重总结在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工作切身体会,帮助学生思考和提升,形成一套完整、先进的教学体系。她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梳理多年积累的技术数据、战术录像和国外前沿资料,把它们用到训练计划修正、技术讨论和战术训练分析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训练平台。

“做这份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看是不是肯付出,是不是热爱集体,热爱乒乓,能不能每天扑在上面,时间在上面,心思在上面。”马越斐说,自己感受着这个集体的温暖而成长,也要将这份爱继续传承。

例如,每逢出国参加比赛,马越斐在常规的行李之外,都会带着锅、榨菜、橄榄菜、方便面等一堆东西,有时候是因为时间晚了,餐厅没有饭,有时候则是因为比赛太累,要抚慰一下队员们的中国胃。

师生们每天在一起,相互之间又了解又信任,有时候和家人都不想说的,学生们会和马越斐说。有时候,学生生病了或者发生交通意外碰擦住院,陪院的也是她。比赛期间,队医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自己动手给队员按摩,擦上按摩油,一下一下把僵硬的肌肉揉开。

20年来,马越斐的青春和事业都深深地扎根在华理。她说,华理带给乒乓队每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心中都有一个必胜的信念,都能用华理精神和集体力量扛过压力和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马越斐的执教生涯里,带队参加全国第十三届、十四届学生运动会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青葱学子到“青椒”教练,马越斐一直在为学校争取荣誉,在摘金夺银的背后,是她风雨无阻严谨敬业的扎实教学,也是她走下领奖台后的一次次归零和再出发。

“无论是学生时代我自己参赛,还是如今带领学生,我最大的荣耀就是让五星红旗因我们而升起,让我们华理的美名响彻赛场。说真的,虽然都这么多年了,但是直到现在,国歌响起来的时候,我还会鼻子发酸。”马越斐说。

图片来源:学校提供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