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上好汛期防灾避险常识课

2023-08-30 09:10:32 |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资料图)

前不久,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我国华北、东北等地遭受了洪涝灾害,河北涿州、北京门头沟、黑龙江舒兰等地受损较为严重。当前,各地正在全力做好学校灾后重建工作。

今年暑期,青少年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令人揪心。从情况上看,有的不会游泳,不知深浅还贸然下水;有的盲目施救落水者,不了解水域又缺乏救援常识,造成双方都没能上岸,致使悲剧发生。

水火无情。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局面,在社会层面凝聚防患于未然的共识。同样,为防范青少年溺水,全社会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着力构筑安全防护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及今后,防灾避险、防溺水教育要继续开展下去。秋季新学期来临,围绕防汛救灾,大中小学应在开学教育中及时上好这一主题课,让学生多一些知识储备,给生命安全多加一层防护。

一是加强学习引导,了解自然科学知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汛”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七下八上”是我国的防汛关键期。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发生强降水过程,许多图片和视频广泛传播,让人们看到了水情以及洪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结合相关图文、视频素材,把汛期知识作为专题讲给学生听,引导他们了解汛期的特点,掌握防灾救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前做好防范和应急准备。假期期间,许多家庭选择外出游玩,身处地质灾害频发区时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当地天气情况。一旦有紧急地质情况发生,要快速撤离所在地。

二是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应急救助方法。今年8月初,四川雅安一网红打卡点河水突涨,多名正在河道内戏水的市民被洪水冲走,造成7人遇难。这里属于未开发景区,没有旅游设施配套和安全设施,存在众多未知的风险隐患。除了基本的安全心理和意识引导,学校还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水情发生时的应对方法。例如,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在山地如果出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洪水暴发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逃生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木床、大块泡沫等材料,等待救援。

三是严守“六不”原则,协同做好防溺水。每年暑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会发出安全教育工作通知,防溺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六不”原则科学概括了防溺水环节,要让学生牢记于心。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坚决预防溺水。此外,防溺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社会多部门、人员协同参与,责任环环相扣、压力层层传导,严防事故发生。

(作者系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30日第2版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