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品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品味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染织工艺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贸易交流、民情风俗等不同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亚洲织品展”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的常设展项,汇集各地的代表性织品服饰文物,呈现亚洲多元文化。该板块近日迎来换展,新展出韩国婚庆盛装、印度喀什米尔羊毛织巾、日本江户时代消防服外套等,呈现织物跨越时代与地域的多元面貌与丰富意涵。
不论是从婴孩诞生时的襁褓背巾、新人结婚时的头纱礼服到临终葬仪时的寿衣棺被,人的一生与织品紧密相依。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因应各种天然条件与资源,利用不同的文明技术,发展出包罗万象的特色织物。
本期展览分为“包覆与盛物”“装饰与辨识”“护佑与祝福”三个主题,分别从物质功能、社群关系、精神象征等面向,呈现织物跨越时代与地域的多元面貌与丰富意涵。
(资料图)
本期特色“婚庆盛装”区域,展示亚洲各地的结婚礼服,呈现其中的礼俗文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一、包覆与盛物
织品,运用多样的纤维与技法制作而成,具有各种物质功能,可以用来包覆身体,提供遮蔽与保护;也能够包裹与盛装物品,以妥善保存,且方便携带;还可以用来覆盖空间,提升美观与舒适度,进而营造特定的氛围。
二、装饰与辨识
在社会群体中,织品经常发挥重要的装饰和辨识功能。人们透过织品服饰多样的材质、工艺、形式、色彩和图案等,不仅能美化自己的外表,展现个人风格和审美品味,同时也提供丰富的视觉讯息,标示出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和群体认同。
三、护佑与祝福
在许多文化中,织品被赋予精神层次的象征意义与功能,人们相信特定织品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祛除灾厄与疾病,并保护人们顺利度过出生、成年、结婚与死亡等重要阶段。此外,织品的纹饰也常常隐含着吉祥的寓意,代表着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韩国婚庆盛装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在韩国传统婚礼中,新郎不分两班、常民阶级,皆头戴纱帽,身穿着团领、革带,脚踩黑靴;新娘身穿绣有吉祥花样的鲜艳华服或罗衫。此外,婚礼上也常见以牡丹屏风为背景,代表着对富贵与长寿的祈愿。
韩国传统婚礼又称为大礼,从新郎出发前往新娘家至婚礼结束,需要经过醮行、奠雁之礼、交拜之礼、合卺之礼、新房、同床礼等程序。其中“奠雁之礼”以象征一夫一妻的活雁为礼,不过大多由木雁替代。新郎以绸缎包裹一对木雁,携至岳家求娶新娘,并陈列于婚礼矮桌上。依照传统会将鸟喙绑住,代表着婚姻的真谛是要少抱怨,多倾听。
清 宣统14年 荣惠皇贵太妃金册
荣惠皇贵太妃西林觉罗氏(1856─1933),满洲镶蓝旗人,为同治皇帝(1856-1875)的妃嫔,17岁进宫封为贵人,后累进尊封。
1912年民国成立,宣统皇帝(1906-1967)虽然退位,但仍保有皇帝尊号居住在紫禁城内,且礼仪依旧。1922年宣统皇帝大婚,再晋封西林觉罗氏为荣惠皇贵太妃,此即当时册封之金册,叠合后以黄绫袱悉心包裹,置于髹金漆木匣内。绫袱一端缝有系一方孔圆币的绑带,币面正反分铸“天下太平”四字楷款与满文。
印度19——20世纪 喀什米尔羊毛织巾
印度19-20世纪 喀什米尔羊毛织巾(局部)
蒙兀儿帝国皇帝的阿克巴汗(1555–1605)所钟爱的顶级喀什米尔羊毛织巾,是以取自喜马拉雅山羊里层最细的帕什米纳羊绒制作,可以披裹上身作为头巾、腰布或披肩,既轻柔又保暖。这种大幅的羊毛织巾多采拼接而成,首先以窄幅织机织成,再拼接成大面积布幅,随后再绣满各式花叶草履虫纹饰,整件装饰纹样丰富,四周绣以格纹边饰,并加上羊毛边穗。
印度19世纪 巴鲁洽里纱丽
巴鲁洽里纱丽(Baluchari sari) 以叙事图样装饰著称。展出的这件首面中央以精致草履虫纹装饰,边框织出轮船上穿着西方服饰的人物活动场景,反映出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的情境。
清 双喜荷包
荷包是随身佩带的小袋子,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最初用来装钱币或零星的小物,在日常对话中也被泛指为钱包或个人财产;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作工精美的装饰配件。
绣有吉祥或寄情寓意的荷包是非常友好亲近的礼物;不仅闺阁女子会亲手制作荷包送给心上人或是好友,在清宫年节辞岁时,也会以荷包赏赐给宫臣王亲。受赏者也会把御赐荷包挂在衣襟或是悬挂在宫门前以示圣恩。
明 正德 描红回文盘及红紬裡回子布面锦套
这件装着〈描红回文盘〉的红绸内里印花棉布套系着清宫典藏时标注“回子磁盘一件””的黄签。印花以模印技法分色套印而成,可以束收套口收纳保护瓷盘。
经由比对清宫典藏与纪录,可能是由乾隆朝时配制一致性布套包装的异国风格文物,故参考清宫档而定名。
清 银笔盒及竹笔
镂空龙纹的鎏银笔盒里面装着粗细不同的竹笔,盒管侧边上下盖分别有个小环,可以穿带系在腰间便于取用,且彰显配戴者是能书写的有识之士。
印尼 / 20世纪 珠绣烟盒
从前荷属印度的人常会抽一种称作daun nipah的水椰捲烟。这种捲烟用的干燥水椰 (nipah)叶子常被放在两个可以互相套起来的容器,可以随身携带。这样精细珠绣制成的烟盒不论是把玩或是使用都是赏心悦目又彰显品味的随身小物。
印度19世纪 红花绘染布床包
十八至十九世纪间,印度科罗曼德海岸大量出口手工绘染棉布,并外销至欧洲。这些印度的棉织物不仅受惠于优良、质地细致的印度棉,又有优异的染色技术,所以印度绘染布不仅风靡中东以及欧洲市场,因着热销甚至引起欧洲多国皇室为了限缩人民使用印度绘染布而颁发了相关的禁奢令。这些棉布除了制成透气缤纷的衣着之外,主要用于寝具或挂饰以妆点居家空间。
日本 / 江户时代 (1603-1868) 鲤跃龙门棉消防服外套
消防服上的图样装饰别具意义,江户时期的打火英雄们乐于享受众人尊敬的目光。庶民消防员会穿著这类可以双面穿著的厚棉消防服,一面是以素面蓝染加上编组记号,另一面则是花俏的图样。其衣料厚重能防焰,本件前衣襟左右各写“三ヶ日町消防组,第六部消防手”;内里纹饰有江波上的鲤鱼跃龙门,描绘滔滔流水仿佛足以灭火,有打火任务成功的吉祥之意。
日本 / 20世纪 黑地蝴蝶纹友禅染和服
蝴蝶在日本文化代表蜕变与美丽,在黑暗中飞舞的蝴蝶被认为可以趋吉避凶。从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常被用来赞美女性蜕变后的美丽姿态,象征着爱情、喜悦、韧性、希望和自由。
日本 / 江户时代 刺绣杂宝和服残片
日本传统日本社会在祝贺或象征吉庆时会采用以各种器物为主的杂宝图案带有浓厚装饰意味,汇聚许多现实生活或传说中象征吉祥的物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部分是源自中国传统以及佛教吉祥图案,但是在日本逐渐发展成形状类似但是意义不同的杂宝纹样。
这些概念在室町时代(1336-1573)被带到日本,组合发展成杂宝图案。日本不同时代和地区发展出多元的宝饰图案组合,在江户时代起(1603-1867)被广泛使用,如今经常出现在和服和腰带上。
清 嘉庆 粉彩番莲纹包袱式瓶
包袱瓶是以包袱和彩带作为装饰的器物,有祝福长寿的意思。由于器型独特,寓意美好,不仅受到清帝国统治者与臣民的欣赏,也深受日本与韩国喜爱。
此次换展展期持续至11月26日。
(本文图文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