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发声练习。今天给大家分享了少儿声乐的发声练习,赶紧来看看吧!
少儿声乐的发声练习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资料图片)
第一阶段,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中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中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可以很自然地放松,不会对孩子的声带造成太大压力。可以先用“嗼”或“咪”母音进行下行音阶的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尝试运用胸腔与头腔的共鸣,这是声乐中发声练习的科学步骤之一。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在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种声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高声区的训练难度比较大,因为音域越高气息压力越大,容易造成声带和喉头的紧张,这个时候应该改用“呜”母音,轻声高位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不断巩固、扩大音量。声音要求圆润,位置集中稍靠后一点。这个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声乐艺术心理学正是以此为目的,拓宽知识广度,增进知识深度,改善知识的结构,为培养声乐人才提供精神食粮。“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调节行动,实现并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学习演唱技巧的过程,就是将歌唱器官原来并不随意的运动改变为随意运动的过程。
声乐是相对器乐而独立存在的音乐艺术,歌唱本身是人类自身的器官运动所产生的,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唱歌也是人的一种活动方式。人的发声是气引起声带震动传导出来的,所以有人比喻人体是一部歌唱乐器。声乐的学习它包括发声训练、用声技巧训练、语言技巧训练和音乐表现训练。
声乐发声练习的起音
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唱歌时的起音或起声,唱歌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1、激起声
激起声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音、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此时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2、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3、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来确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mf或mp音量为合适。
儿童声乐发声练习曲的选择
一、 儿童的音域
要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发声曲,首先要解孩子的音域。儿童的声区是指他们的总音域,根据不同共鸣腔发声,按音色特点分高、中、低三个声区。中声区也叫混声区,因为在低、高两个音区中间,具有混合音色,故被称为混声区,低声区是从小字组a到小字1组的d,高声区则从小字1组的a到小字2组的c。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我们在选择歌曲时,要尽量选择适合于少年儿童的音域及声区的歌曲,发声练习训练更应如此,中声区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区域,过低会使学生的声音容易疲劳,过高易使学生的声音造成沙哑,发炎等病变。
二、 发声练习的时间
发声练习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约十五分钟就够了,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尽量做到少而精。每支练声曲应注意难易程度,一般由浅入深,每支练声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须按要求去做,同时要纠正学生经常发生的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毛病,不断给予引导及纠正,还要加以说明讲解。
三、 发声练习曲的选择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的快乐,通过不断的接触及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要努力做到的。但就声乐学习来说,大学里教的都是成人的发声方法与发声曲目,这些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显然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我们枯燥的发声练习曲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