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7月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霄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鬼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资料图片)
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这个说法来源于哪个朝代?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据说这个节日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具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然后烧掉。这种行动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农历十月初一,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
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自叫"打冬"或""打冬活"。 到十月初一,坡里的庄稼都已收打完毕,即墨、崂山、平度、胶州、胶南、莱西都有"十月一净坡"和"十月一坡了(净)场光"的俗谚。1.《中元日观法事》唐 卢拱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2.《中元观法事步虚》唐 殷尧藩兀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3.《中元作》唐 李商隐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4.《中元夜》唐 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5.《中元夜寄道侣》唐 陆龟蒙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6.《中元夜百花洲作》宋 范仲淹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关于中元节(鬼节)的诗词《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中元作》(唐)李商隐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中元夜》(唐)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中元夜百花洲作》(北宋)范仲淹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雨中呈子晋》(南宋)朱熹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中元见月》(明)边贡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据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参考资料: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百度百科
一:
月下寒光清媚,窗前暗紫玫瑰。蛛网横斜织木椅,妆台香粉浮灰。累案残笺忽起,画梁有鸟惊飞。
刹那恍如梦醒,一声轻笑凉悲。故事经年重忆起,依然长痛难挥。只是曾经太美,痴痴不忍轮回。
二:
荒野月光安静,高低乱草横生。水袖冰凉颜色老,云鬟不复青青。远处城西巷尾,琴声仍旧动听。
还向那边飞去,小楼烛火盈盈。窗底依依双影剪,一如往日浓情。刹那模糊景象,纷然泪落无声。
三:
已七月十五
车行徐徐柳树旁,
路有旋风绕池塘;
此日万鬼开颜笑,
家家户户上坟忙。
作者:刘小烽(刘周)
以下是有关于七月半鬼节的句子 :
1.中元节,忆故人,梦中曾几度相见;寄思念,以山水,花红柳绿缀江河;惜明日,共奋进,携手前行铸辉煌;中元节,勿沉沦,铿锵男儿把头扬,愿你中元节快乐!
2.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户户祭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鞭炮响,摆上盛宴共庆祝,年复一年留祭奠,纪念缅怀逝去亲!
3.你一打扮比鬼难看,你一唱歌鬼都瘫痪。你一回头鬼都开溜,你一跺脚鬼都逃跑。你一笑鬼都吓出尿,你一哭鬼都去上吊。中元节大家都奉你为驱鬼带头大哥!
4.中元节到来之时,就是你注意安全之刻,如想避开妖魔鬼怪,方法是有的,届时你只要遇到任何可疑人物,便可大声念出辟邪令:我爱你!
周国平的其实每一本都可以,当时我也是高中,几乎看完了他的书,觉得收获都特别大。
我最近一直在看,内容不是很深,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读,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多读几遍,加入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书的内容。
1.读者 (会有高考作文素材版)2.意林3.中国少年报以上三种都比较适合高中生,可以在平时积累作文素材,开阔眼界
1.解释题目的含义。答:储蓄人生,指人生是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对亲情、爱情、友情和学识等宝贵的难忘的精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事物的积累。2.怎样理解“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这句话?答:通过上下文分析可得,所谓“真正的友情储蓄”,既不代表单方面的付出,以不代表单方面的获利,而是相互之间的友好互动以及患难与共的交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友谊。3.解释③段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答:“利息”指的是某些人在建立友情的过程中所追求带有功利性的目标收获。“本钱”指的是某些人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带有功利性的目标收获而在与他人建立友情的初期所投入的一切感情或者事物。4.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文中除了所说的亲情、友情和知识之外,还应该储蓄什么?请列出一项,并作一个简单概述。答:我认为还应该储蓄健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都无法办好。如果一个人不按客观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个人的作息时间,放纵自己各方面的欲望,如通宵达旦的工作或游戏,不知节制的豪饮或进食,等等,都是对个人身体健康的摧残。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储蓄人生中更多至真至善至美的事物,我们首先要储蓄的是健康。
人生树下
作者:王开岭“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俱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随感集:《人与永恒》;诗 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 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还有最出名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译 著:《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高中生应读的文学经典 浙江省杭州高阶中学 许 涛 一、古诗文 余冠英《诗经选注》 安德义《论语解读》 叶嘉莹《叶嘉莹说词》《宋词赏析》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 《唐宋词赏析》 安意如《诗无邪》 吴楚材、吴调候《古文观止》 司马迁《史记》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对他感兴趣,如果你对他不感兴趣的话,再适合的书你也读不进去,三国志是文言版,如果想快但理解的话,就先看白话文。
TheEconomist建议主要是多阅读,前期可以只阅读感兴趣的,不然连一篇都看不下去;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所有不懂的单词、短语都用生词本记录下来,接下来反复记忆,重点放在这些词在经济中的表达意思;一段时间以后,常见的这些经济词汇都熟悉了看文章就不会有这么困难,也会顺畅多,这时就需要增加阅读量;另外,TheEconomist*应用是有读出来的,可以同时练练听力,有余力可以选段背诵。
七月凤仙展奇葩
唐代吴仁壁有《凤仙花》一诗,诗云:
香江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七月七日诗·李充
朗月垂玄景,洪汉截皓苍。牵牛难牵牛,织女守空箱。
河广尚可越,怨此汉无梁。北极躔众星,玉机运六纲。
素云巡濛汜,炎帝收离光。
七月七日咏织女·苏彦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
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
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大同九年秋七月诗(南北朝·萧纲)
高楼辟左扇,回望依兰桡。晚风飖飏来,落照参差好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
题注:玉台无夜字。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够了吧~~哦
中元节,即盂兰盆节通常是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或者十五这一天,拿今年来说,公历的2010年8月24日即是中元节。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中元节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
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
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
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
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布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
水旱灯: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
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施歌儿: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
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
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与中元: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
"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所以,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世界各地的华人界时都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意思: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此句节选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关于中元节(鬼节)的诗词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日赠张尊师》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雨中呈子晋》
(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
(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