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大学范本的50本经典书籍有这本《目送》,作者在这本书中写出三代人的交系,都是生活中点滴记录,让我感受到人生才刚刚开始。一个人,出生、学走路、学说话、读书认字、毕业、工作、*车*房、谈朋友、结婚、生子、孝敬父母。前三十年是认识朋友用加法,后三十年身边的人一个个从身边离开用减法,生与死,活到七老八十的时候熟悉的人一个个从这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不无道理。
所以,当父母们老了的时候,即使他们不再像从前一样漂亮、聪明、善解人意,变得满身都是老人斑、开始愚钝、行动缓慢笨拙、脾气也开始不好,或许独自出门就会迷失在某个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许因疾病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或者觉得总是不厌其烦地每天打*给你,只是因为他们孤单寂寞。永远不要忘记他们在我们小的时候是如何对我们好的,而现在,他们只是回到了小时候,是个需要你去照顾的老小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在你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那就对父母孝顺,那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们。
我们无法抗拒时间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来望不到边界的时光轴。我们或早或晚地会学会一些事情,那些不重复的色彩一点点编织起来。我们学到了什么,便目送了什么的离开。生命里又多了些什么新的东西,那些东西逐渐积累、交织,而且你完全不能说它类属哪一类,它是所有。《目送》这本书也许就是想表达这个,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却又无法将它们抽离,因为他们是整体。生命里的不可或缺。
我们目送着灯光下漂浮的尘埃四处悬游,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群与自己擦肩而过,目送着时光定格在那里的老街里的一只花朵独自开败,目送着悲欢离合、舍与不舍,好多东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会知道,但我们所拥有和我们用尽一生去学到的东西让我们感到满足,不断探求,觉得世界有着好多惊喜,自己不曾被抛弃。直到最后,目送着自己走向尽头。
那时,有人会为你吟唱挽歌,为你献上白菊,目送着你。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重复下去,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实的美丽、深邃、忧伤,我们如此鲜活地活着。
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龙应 台的《目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平淡的语言。不同于《野火集》中她的强硬态度,而是显现了她的柔情的一面。如青草,带着清新,扑面而来;似灯塔,散发光芒,照进心房。读起来如桃柳抽新,春水煮茗,有种周遭一切安好,草木葳莛的暖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仿佛看见龙应 台的笔尖有一个轻盈的舞者,舞动着春暖花开。目送——爱的最深处。
这是一本看似很平常的散文集,书本的封面不似其它书那般花里胡哨,不过是浅绿,青绿,墨绿……由浅到深的纵横交错罢了。翻来覆去不过一种颜色,却给人以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道不尽人世间的温暖,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很喜欢。
作者用淡婉地语调将人世间的亲情,生老病死的无奈展现地淋漓尽致。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身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母亲,一去不复返的身影,龙 应台娓娓道来。都是些细枝末节,琐碎小事,却暖了人心,浓了思念。处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都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带给我们启迪与教育,爱的最深处莫不过如此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今生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地颤动一下?父母亲,曾经的我总以为我的人生路之漫漫,所以几度任性的挥霍,时常惹你们烦心,偶尔让你们气愤不已,有时令你们担心,又有时使你们万愁莫展。当不懂事的我将你们的爱心与关爱拒之门外时,你们却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离开。读后感·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遇见了你们还能成为你们的女儿,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你们从我出生那刻就将我爱到了最深处,那我也得将这分爱永远铭记,隽刻在心头。
时光那么浅,岁月那么深。我已从伢伢学语的幼儿成长为花季少女,每每回味儿时那纯粹的快乐,总会思及父母充满关心的目光。烟雨深处,一窗牵挂幽长寂寥,伴着半卷西风,悠悠撒过我的心扉。从此往后,我的身边都会有一份鼓励,一份关心————亲情。而那被花开覆盖的岁月,深深浅浅,亦给人无限回味。正如冰心所说:“母亲是莲叶,而我是荷花,心中的雨点来了,还有谁能为我遮蔽风雨。”
是啊,读《目送》才明白,对于生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是生命的进程。我们只能往前,用此刻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是龙 应台女士在经历过至亲死亡后提笔书写的感想,饱含满满的亲情、浓浓的不舍。“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美丽。轻轻翻开书,重寄一段过往。
曾经我以为,长大就是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后来,在一遍一遍目送后,我恍然,长大还意味着独自漂泊,心中牵挂。原来,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年幼的弟弟想我陪他玩,若我在写作业、在看电视,甚至只是因疲倦烦躁便会拒绝他,让他自个儿玩。后来,要离家时,看着他恬静美好的睡颜,我只能深深地看着,看着,好似我在“目送”他。我只想将他的模样连同我们朝夕相处的点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曾经,日子很长,只是陪在爸妈的身旁。昨天爸爸又做了糖醋鱼,今天放学妈妈又给我*了小蛋糕;上周爸妈带我去*裙子,这周又带我去放风筝……童年岁月是那么美好,让人以为那段与家人相伴的甜蜜时光会一直延续。
后来,生命很短,山间果脯成养老枝桠。记得那个中午要离家,妈妈在厨房张罗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坐在阳台摇椅上,摘下眼镜,微眯着眼,替我缝紧新校服的扣子。我看着厨房中妈妈微驼、瘦弱的背影,看着爸爸眯着双眼,小心翼翼穿针的侧颜……父母老了,我是多么的不舍啊!可我只能看着,看着啊!
那天,要去车站了。下楼后一抬眼,妈妈站在阳台上,连连嘱咐我注意安全。爸爸的车驶离前,再次回头,妈妈还在那儿远远地张望。到了车站,我接过爸爸手中的行李,道别。检票进站前,一回头,竟还能一下子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看见了远处的爸爸——他一直望着我,然后朝我招招手,笑了。
这些都是自己最深切的情感体会,怎能不对《目送》产生共鸣?
曾经,外公帮我种花,为我做糕点,教我念诗……我相信外公会一直呵护着我。后来,老屋里堆满白花,墙上的老风扇吱呀呀地转,唱着别离的歌。外公全身被缠上白布,旁边是一副冰冷的深褐色棺木。我竟没见到外公最后一面!我只能盯着那白布,深深地看着,看着。
曾经,我看着帮助了我的陌生人道别离去;看着幼时好友搬家远去;看着毕业晚会后老师的身影淡去……我以为我们都会再相遇。后来,我看到一句话: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一生都无法再遇见了。
庭前,花开花落;窗外,云卷云舒。晨曦微暖,几声犬吠,就这么静下来了。缓缓合上书,合上一段过往。
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曾经,我们没心没肺,不在意时光,不知晓离别。后来,我们真正注意到过往时光时,便明白那最真挚的情感一直珍藏于心,只是那寸寸时光,我们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曾经……后来……有很多美好转瞬即逝。既然醒悟了,我们更应把握时光,珍惜身边人,心中梦,活在当下,不负韶华。
毕竟,一目送,一转身,已是经年。
目送花满
“要真正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读书也是这样。我读《目送》,就像我与世外桃源中一草一木的亲切交谈。它们娓娓道来,向我展露优游林下的美妙。
很久前就读过龙应台流传最广的《目送》这篇文章。对于大家,或许总是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才是刻骨铭心的痛。读完整本书,我更加相信每个人来到“花”前,都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对我而言,新的旧的熟悉或陌生的,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追寻。《目送》整本书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生命流淌在每个角落里。钻进作者用细腻文字涂抹的瑰丽画卷里,我也“看见”在早晨浅浅的阳光里,身影柔弱如稻草的老婆婆弓着腰走下石阶,脑海中浮现出不久前去探望过的奶奶坐在小院里弯腰伺弄菜地的样子。我也“看见”一只花猫斜躺在一截颓唐废弃的断墙下,牵牛花开出一片浓青艳紫缤纷,花猫无所谓地伸了个懒腰。我好久没见牵牛花,但瞥到凤仙花一如既往的招孩童喜爱,也有看不清花色的猫咪从墙角一闪而过,最后留在心里的一簇黄白毛的尾就清晰地停在那儿有时晃动一下。我在半梦半醒时以为每每看向墙角就能有一截暖黄色仓促消失的景象。我还“看见”在挥手送别朋友时她刚好嵌在一扇开动公交车的小窗格里,就好像前几天我下车后转过身朝仍载着你的公车遥遥挥手的场景。
生命里也有最打动我的亲情。作者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年老,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对父亲的不舍和挂念,写母亲失去记忆后对过往的回忆,写儿子逐渐成长与她产生的隔阂;写自己的失败与脆弱,失落与放手,写缠绵不舍和豁达深邃;写她看见的听见的猜度的希望的……
“你未看此花时,次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些生命中的花儿何时在我心外?一起看的花弥足珍贵,一起看花的人我更是不愿将你送别。
一篇《寒色》写尽对“家”的思索。家人渴盼久久伴你看花。当还是幼童时,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年纪轻嗓音稚嫩,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在外受苦受累受委屈,回到家就总有亮着的灯,有锅铲轻快的声音,有饭菜香一阵一阵,有少不了的一句“吃饭了!”或许还有小狗蹭着裤脚。年幼时在家的觉就能叫做香甜了。朦胧的时候,窗外有夏日蝉鸣或是丝缎般合欢香气,又有时是大雨倾盆。有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就幽幽地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温暖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作者说,这样的家,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灯火特别明亮,人声特别喧哗,笑容特别开怀,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归于沉寂。我读到这里也想象起这般光景。还记得更小的时候立志走出远门,漂洋过海,父母脸上也是憧憬的自豪。我也会留给父母这般荒凉景象吗,我问自己。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我心足够坚硬志向足够远大,让我能离开这有温暖庇护的港湾?在父母日益年老的时候,我也许得像当年他们把幼小的我送进学校时那样,学会放心,学着安心。
儿女离开以后在外闯荡,很多有了自己的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作者写着她与儿女的这个家,写着他们的生活。这生活,就好像又回到了有父母的那个家,只不过,她不再是被呵护的孩童,她所做的仿佛与当年母亲做的相同。晚上,她把温热的牛奶轻轻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望她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她说,她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但这个家又会怎样呢?
这生命里看过没看过的花、一起看花的人和素未谋面的人会怎样呢?我们花枝春满、悲欣交集的人生在自己的、另外的人的目送里会是怎样呢?这目送里是否也存有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人生本来就是旅程。相伴一场,情深意厚,却总是电光石火,青草尖上一点露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那么,如果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伴我们继续旅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