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岁半的男孩因沉迷游戏想“停学”,于是家长将计就计,制定每天玩够16个小时的游戏计划,还要对战绩复盘总结。三天下来,小朋友崩溃了4次;0℃的天气,3岁女孩执意穿单薄的公主裙出门,因为“动画片里的公主,就是在冷的地方”,妈妈就让她亲身体验一番;为了让女儿改掉做事拖拉的习惯,一位妈妈在送女儿上学的时候,故意放慢动作,假装穿脱衣服好几次,把在门口等待的女儿急哭了……最近,“反向式育儿”方法火了。有家长在网上说,这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家长通过“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以此达到让孩子“缴械投降”的目的。
这种教育方式靠谱吗?记者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专家,对此类教育方式都存有异议——有人认为,通过增加孩子体验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一种效果不错的育儿方法;也有人说,把握好体验的“度”才是此类教育方式的关键,极端的教育方法透露着家长缺少科学的育儿方法和耐心,是一种不负责的育儿观。 “反向式育儿”的意义在于“允许孩子体验”记者采访发现,采用过“反向式育儿”方法的家长不少。一位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说,孩子曾不想去上学,号称捡破烂也可以养活自己。于是,在夏日炎炎的中午,这位家长就带着大哭的孩子翻遍三个垃圾桶,最后只收了几个纸盒子、两个空瓶子,他们将这些卖给废品站,最后收获一元钱。“我就在旁边打着伞吃着冰激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跟我说过不想上学了……”分享之余,这位家长在所谓的“亲子对战”中占得上风,又收获了一批网友点赞。 与通常的正面引导正相反,如此“反向式育儿”真的可取吗?记者听到了来自家长和教育专家不同的声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看到了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意义。他提出,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体验包括适当的试错行为,在体验中更有可能获得真知与经验。例如,小女孩在零度天气执意要穿薄裙子外出,妈妈劝阻不了,同意女儿尝试,这种所谓的“反向式育儿”,就是一种试错式的体验教育。“其实,试错是儿童十分常见的成长方式,只是许多试错行为,成人不知道而已。” 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心理学博士生导师蔡丹教授注意到,不少家长在使用“反向式育儿”方法时,其实是抱着故意惩罚孩子、“看你出糗”的敌对心态,这并不恰当。“消极的暗示是不可取的。孩子内心往往是非常敏感的,从日常的言语和表情神态之间,他们能够感受到你对我没信心了,于是就放弃了。” “女孩执意要在冬天穿单薄的公主裙,她的妈妈的做法就很好。”蔡丹教授说,这位妈妈在电梯里再次询问孩子冷不冷,语气是充满关心的,没有用说教和嘲讽的语气。极端教育方式弊大于利,“反向式育儿”有前提面对这种育儿方法,不少家长也提出了质疑。一位家长就说,这种举动偶尔为之,可能有“脱口秀大会”的幽默效果,但万一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得不偿失,“这剂猛药,务必谨慎吞服。”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对这种极端的育儿方式态度谨慎。他告诉记者,心理学中有一种“满贯疗法”,说白了,就是怕什么,索性让你高密度暴露于相关经历,以此实现“戒断”目标。与该疗法类似的“反向教育”,其实需要时间和更精细化的强化或消退操作,但很可能家长最终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感到分裂甚至更糟糕。比如,让沉迷游戏的孩子在短时间内疯狂游戏,而家长在此期间没有科学的引导和过程把控,孩子很可能非但没能从游戏回归课堂,反而进一步沉沦,问题更严重。 在专家看来,采取“反向式育儿”,需要一些前提条件:一是家长对孩子充分信任;二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承担的后果程度不同,家长应该注意把握好“度”。比如3岁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吃不吃饭、什么时候睡觉;而13岁的孩子,则要教会他们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等。“养成教育”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和付出“反向式育儿”之所以流行,除了很多家长舍不得对孩子打骂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年轻的父母们看到了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尝到了“反向式育儿”带来的成功。但也有不少专家指出,这无形中透露出当下年轻父母缺少正面管教的科学方法。 没有一种育儿方式是万能的,任何一种育儿方式都有短板。对父母来说,多了解、掌握育儿方式,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上海市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称,网上“反向式育儿”之所以受追捧,是因为不少家长对孩子正面引导缺乏信心,家长会更认同一种观点——“道理说了千万遍,希望现实教育他一遍”。 在陈小文看来,当孩子遇到了困惑和问题,通常需要家长讲道理与实际行动的结合,但如何付诸行动,常常是家长的弱项。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属于“养成教育”,家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专家就指出,比如想让孩子戒掉网瘾,适度游戏,可以陪伴孩子一起上网,在上网过程中约束孩子,并与孩子共同制定相应的上网规则,使孩子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参与制定的上网规则,并自觉遵从这一规则。与之相反,如果家长采取极端方式让孩子戒网瘾,取得的效果往往是短暂的,或出现弊大于利的情况。 “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藏着一对问题父母,年轻父母忙于工作,也不懂得为人父母的正确育儿方式,希望每一个在抱怨的父母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我改变做起……”不少年轻父母在这场育儿方法争论中,学着直面亲子关系的挑战、积极应对、陪伴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