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校本应该是一个激发孩子求知欲,让孩子青春尽情绽放的地方。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学校的周密的时间表和繁重的课业压力,令孩子们不堪重负,也让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痛心不已。
【资料图】
国家于2021年7月出台“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2022年5月开始实施的新课标,明确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可一线为何仍频见高压教学模式,为何仍总有“题海疲劳战”?
如何让政策切实落地,真正解放老师和学生?如何改变教育观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推进教育评价,让老师、学生不再围着分数转;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型”“刷题型”的教学样态,改变低效的“疲劳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值得每个教育人深思的问题。
今天我带着些许沉重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
我是一名在乡镇学校工作了十年的一线教师,有2个孩子,老大明年即将上一年级,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也越来越困惑和焦虑,我要将他送到哪里去读书?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我开始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学生。
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状。初一的孩子们刚进学校时,眼睛里都闪烁着好奇、求知的光芒,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束光渐渐消失,到了毕业前,孩子们眼神中往往只剩下疲累和无神。
我感到无比心痛、无奈、甚至自责,因为我总觉得孩子们变成这样,我作为老师也有一部分责任。
约翰·霍特说“教育最需要去做的是呵护学生那份求学的心,满足那份求知的渴望”。可我分明看到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夺取孩子们的求学、求知的心!
我所在学校的孩子们,早上7点要到学校,要学习8门主课,白天没有自习,而晚自习的时间,也大半都在考试和讲解习题中度过,一直到晚上8点40放学,到家后需要完成至少5门主课的作业,每科30分钟全部完成都要2个半小时,而这时往往就是深夜了。
这还只是平时上课情况,如果遇到期中、期末考试,作业还要更多!
也许你会说这是个别学校,可在我的乡镇,更好的初中孩子们早上上课时间只会更早,晚上回家时间也只会更晚,在隔壁乡镇,我了解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我不禁要问,这样的教育怎能让孩子继续喜欢?这样的青春怎能朝气蓬勃?
吴非老师在《不跪着教书》中提倡老师要做一个情感健全的人,能对发生在学生身上、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感同身受。如果对学生的痛苦麻木不仁,对学生沉重的负担缺少同情心,那就说明他已是一个情感不健全的人。
事实上,我非常理解孩子们的辛苦,可为了跟上教学进度,还是不得不带着自责的心情布置着每一天的作业。在跟同事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也看到了孩子们的痛苦,可也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无奈。
政府需要高考的优秀成绩作为教育质量的体现,基础教育的成绩被当成重点来抓,教体局向学校要成绩,学校每次考试都会做好几张表分析班级、学科成绩,在这种形式之下,在没有很好的提高孩子们成绩方法之前,教师怎敢给孩子们少布置点作业,晚自习怎能不多讲几道题?
到底该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名家各抒己见其实又大同小异,可文章看的越多在现实中就越感无奈,无奈于整个教育的现状,无奈于个人力量的渺小。
教育的改革需要大环境的改变,更在于每一个一线的教师的努力。我自作教师伊始便觉得教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和孩子们打交道是一件如此开心的事,也一直心怀梦想,想“上好一节课”。
可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如此的重要。
那时我还没有“认识”职称,只是一个一心努力只想让班上孩子们开心,上好每一节课的老师,当别人提醒我需要评职称时,我发现周围的同事们都在谈论“它”、为“它”努力,为了“它”殚精竭虑,我也不可避免的被改变着。
去年我终于得偿所愿,评到了更高一级职称,可我已经无法找回最初那个单纯的育人之心,而身边又有多少这样的“我”正在被悄然改变着?
改变后的我在看到一个教师因为一节优质课获奖就可以名利双收时,时常会迷茫我们是否需要如此努力?又应该为“谁”努力?
相信这不是一个“我”的疑惑,而是千千万万个一线教师的疑惑。
当整个教育界都在跟孩子们要成绩,当一线教师们带着自责之心还是要布置完当天的作业,当教师开始迷茫为谁努力之时,作为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的我,不禁要问,等我的孩子上小学、初中,我要将我的孩子送到哪里去读书?才能让他们保有那颗可贵的求学之心,获得自信前行的动力?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乐书
编辑 | 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