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这是我第四次考研。第一次没太当回事,想着先试试,大不了还可以二战。好好努力了一年,结果差一分没进复试,实在不甘心就此止步,想着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努努力肯定能行。没想到,去年上考场之前我又阳了,顶着接近40℃的高烧,看卷子上的字都是模糊的,结果出来的分数还没有我的体温高。后来出去找了一圈工作,发现要么工资太低,要么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工作经验,于是我又成为今年备考大军中的一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一名考研机构的从业者,这些年我见证了许多学生备战考研的纠结和不易,说上面这段话的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谈到自己的考研故事,她充满了不甘和无奈。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逃避式考研”。简单来说,就是因“逃避”进入社会而读研。对很多学生来说,相比起考试的难,作出人生方向关键选择的难度会更大,“象牙塔”之外的“社会人生活”也充满未知,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具确定性的考研。
这种“逃避”可能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当习惯了升学考试的大学生,站在考研、就业的十字路口时,往往很容易受到同辈压力的影响。一位同学就坦言,自己的考研选择更多是在“随大流”:“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考研,室友每天讨论的也都是考研的事情。听她们聊起跟课题、实习相关的研究生生活,对我确实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也没多想,大家就一起考呗,不然显得我格格不入,都不好意思熬夜刷短视频了。”
然而,这种有意无意的逃避,使他们的选择缺少了最重要的步骤:认真剖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并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些学生习惯了程式化的选拔方式,鲜少进行自主的自我探索,所以在是否考研的问题上,只是无知无觉地走上一条“看起来不错”的路。可是要看到,即便此时逃避了直面内心的步骤,这个人生之问也会在日后不断出现。而拖得越久,它后续给人带来的困扰和麻烦也会越来越多。
另一种“逃避”,是“逃避”冒险的可能性。我注意到,成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优秀高学历人才,是很多人选择考研的原因。一位同学就表示,自己曾在一家做纪录片的初创公司实习,虽然很喜欢那里的工作,但仔细想想,如果公司哪天拿不到投资了,可能就不存在了。相较而言,自己对考研也不完全排斥,毕竟考上研更容易得到更加稳定的工作机会,能给自己多一些长远的保障。
当下,考研热潮中不仅有考生的身影,也有很多父母影响的投射。“我妈妈就是研究生,她不能接受我的学历比她低,她更希望我去读博。可是现在时代真的变了,考研不是我想考上就能考上的,但我妈妈就是认为我不想努力。为了少听点唠叨,我辞掉了实习留用的机会专心考研,考不上再说。”正在备考的王黎(化名)表示,自己的压力更多是来自父母的期待。
可以看出,“逃避式考研”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各种主客观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可能会有个人自我认知的模糊,有激烈就业竞争的影响,也会有父母和同辈带来的压力。因此,对于这类现象,不宜简单地一味指责学生,而应分清所谓的“逃避”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继而对症下药地予以解决。
比如,针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的问题,高校应通过更完善的学术训练和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明确未来的方向;对于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和针对学历的歧视乱象,也有必要一边想方设法提供更多适合年轻人的岗位,一边加强劳动保障和相关规范,约束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让学生不必动辄因缺乏硕士学历而被“卡住”。
人生从来都是旷野而不是轨道,说到底,考研只是人生万千选择当中的一个而已。只有通过更科学的引导和更多制度保障,解除学生现存的诸多顾虑,才能鼓励他们自如地进行更加多元化的人生选择。
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