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内容页

天天热资讯!网络知识点总结

2023-01-29 10:38:52 | 来源:教育联播网

网络知识点总结【一】

以下就是网络知识点总结等等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概述


(资料图)

1.计算机发展四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2.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3.ARPA网(ARPANET)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4.三网合一: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

5.电信网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称作宽带网

6.全光网是未来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优选方案

7.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和通信子网(负责信息传递)构成的

8.广域网传输方式:存储-转发,

局域网传输方式:广播

9.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是电子大学网络(EUN)

10.电子银行核心功能:金融交易卡服务

11.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

12.点—点通信子网拓扑: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拓扑:总线形、环形、树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形

13.星形拓扑:

优: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

缺:线太长、中央负担大、分布处理能力差

星形拓扑的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

14.环形拓扑:

优:线短、光纤、性能稳定

缺:节点故障则全网故障,故障检测难、节点加入复杂、信道利用率低

15.网型拓扑在广域网广泛应用

16.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电路交换: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报文交换:存储—转发原理

分组交换:ARPANET是分组交换网之父

17.传输技术:广播方式(单播、多播、广播)、点对点方式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式网络的区别

18.EIA是ANSI成员,涉及OSI的物理层标准制定

19.IETF又分为若干工作组,RFC大多来自工作组。因特网的标准都有一个RFC编号

网络知识点总结【二】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

2. 语义: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

定时:速度匹配和排序

3.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4.OSI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OSI参考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只是一个为制定标准而提供的概念性框架。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5.在数据链路层中,比特流被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帧)

作用:校验,确认,反馈重发,流量控制

6.网络层中,数据以网络协议数据单元(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7.传输层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8.通信服务类型: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

9.【简答】面向连接服务特点:

1.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释放连接三个过程

2.数据传输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

3.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

4.需要通信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10. 【简答】无连接服务特点:

1.不需要建立连接、维护连接、释放连接三个过程

2.各分组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在通信子网中独立传送

3.数据分组会乱序,重复,丢失

4.可靠性低,协议简单,通信效率高

11.网络传输的可靠性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

12.【简答】服务类型:

面向连接与确认服务

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

连接与确认服务

无连接与不确认服务

13.TCP提供传输层服务,IP提供网络层服务

14.在TCP/IP中对ISO表示层、会话层没有对应协议

网络知识点总结【三】

物理层

1.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DTE和DCE或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

2.电气特性规定了DTE-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

3.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与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

4.规程特性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

5.X.21的设计目标之一是要减少信号线的数目,其机械特性采用15芯标准连接器,定义了8条接口线

6.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率及频带宽带

7.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3中多址接入方法:频分、时分、码分

8.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

9.【简答】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信道概念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可以利用某个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的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信道是信源和新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10.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多路复用技术

11.多路复用技术:频分、时分

12.光纤信道使用波分多路复用(频分变种)

13.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是脉码调制PCM

14.【简答】信号数字化转换过程

第一步是采样,以采样频率把模拟信号的值采出

第二步是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

第三步是编码,将离散值编成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码

15.【简答】带宽、波特率、位传输率概念

带宽是指在最小衰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种介质的频率范围。它是介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单位Hz。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位传输率是指一条信道上发送的信息的数量,它等于每秒采样数乘以每个采样的位数

16.ADSL服务提供的技术为频分多路复用

17.计算机与ADSL调制解调器连接通过以太网卡

18.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设置一条专用通路,完全占用。

19.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

20.分组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交换技术

网络知识点总结【四】

数据链路层

1.首尾定界符法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界一帧的起始与终止

2.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用一组特定的比特模式(01111110)来标志一帧的起始与终止

3.违法编码法 局域网IEEE 802 标准采用这个,只适用于采用冗余编码的特殊编码环境

4.使差错控制在所能允许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就是差错控制

5.【简答】“淹没”一帧采取的措施

通常引入计时器来限定接收方发回反馈信息的时间间隔,当发送方发送一帧的同时也启动计时器,若限定时间间隔内未能收到接收方的反馈信息,即计时器超时,则可认为传出的帧已出错或丢失,就要重新发送。

6.流量控制并不是数据链路层特有的功能

7.流量控制方案:停止等待方案和滑动窗口机制

8.链路管理功能主要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就称作链路管理

9.传输中的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热噪声、冲击噪声)

10.差错控制方法:前向纠错FEC、自动请求重发ARQ

前向纠错FEC 发现错误,加以纠正

ARQ只是用检错码,FEC必须使用纠错码

11.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中用的最广泛的检错码是循环冗余码CRC

12.【简答】Go-Back-N 策略的基本原理:

1当接收方检测出失序的信息帧后,要求发送发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被确认的帧

2或者当发送方发送了N帧后,若发现该N帧的前一帧在计时器超时区间内仍未返回其确认信息,则该帧被判定为出错或丢失,此时发送方就不得不重新发送该出错帧及其后的N帧

13.【简答】停等、Go-back-N 、选择重传差别:

停等 发送窗口 =1 , 接收窗口=1

Go-back-N 发送窗口 >1 , 接收窗口=1

选择重传 发送窗口 >1 , 接收窗口>1

14.0比特插入法实现数据透明传输

15.HDLC操作方式:正常响应方式,异步响应方式,异步平衡方式

16.HDLC协议规定全“0”地址为无站地址,不分配,仅测试

17.信息帧(I帧)以控制第1位为“0”来标志

18.监控帧(S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19. 00接收就绪

01拒绝

10接收未就绪

11选择拒绝

20.无编号帧(U帧)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

21.PPP协议在链路层上具有差错检测功能

x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