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所有的不期而遇都在路上。”
可是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懂得,能够记住,能够做到呢?
(相关资料图)
5月25日,谐音“我爱我”,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也让这一天被赋予了特殊的仪式感。
没有什么能比身心健康更重要,尤其是心理健康。
2023年高考在即,一大批高中生将完成“成人礼”,迈入大学。有人说,短短的一两个月仿佛一个世纪,真是个漫长又煎熬的过程。
的确,站在人生重要的交叉口,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近几个月,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心理门诊咨询的络绎不绝,他们或焦虑,或消沉,甚至是绝望。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难题,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呢?
图片来源于cfp
成绩不理想,好朋友出国
内向的她突然厌学
颜燕(化名)是今年3月来找汤路瀚的。汤路瀚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治疗师。
颜燕很安静,也不是特别爱说话。妈妈说,尤其是在冬天的自主提前招生考试中,成绩不理想,颜燕就开始以各种理由不去学校,肚子疼、头疼。
“一开始成绩挺好的,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厌学了。”妈妈很发愁。
在一段时间的咨询之后,汤路瀚才了解了整个过程。颜燕的妈妈很严格,为了培养她的独立自主,本该建立依恋关系的小学阶段,她就选择让颜燕住校。
因为性格内向,颜燕的朋友很少。在高中里,好不容易交到一个知心朋友,因为对方要出国留学,所以她也失去了唯一的小伙伴。因为适应不了住校,每天都盼着回家,她只能走读。随着在家的时间变多,她更不想去学校了,“和学校有关的人都不想见到了。”
汤路瀚找到了症结所在。18岁本该是向往独立的年纪,可是颜燕现在对家庭的依附已经超出常态。正常的青少年发展,是从高中开始住校,从而过渡到大学的独立生活。颜燕则与之相反,在还没有形成完整心智的前提下早早脱离原生家庭,强烈的孤独感容易养成退缩的性格,也不利于建立人际关系。
所以在一段时间的咨询开导之后,颜燕妥协,在家学习,参加高考。“我考大学,不会离开杭州,两三天就要回一趟家。”
如今,每天除了学习之外,颜燕看看电视刷刷手机,出门买个奶茶就过去了。
汤路瀚说,颜燕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接下来在全新的环境中也会遇到问题,所以心理疏通还将继续。
“学霸”遇冷陷入自我怀疑
差点放弃高考
同样在高考前想要放弃的还有小七(化名)。
小七从小是个学霸,小学、初中,一直没有考出过班级前三。
顺理成章地,她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在高手如云的新环境中,小七只能在中游徘徊。
打小滋生出的好胜心,让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可惜事倍功半,“我是不是很差啊。”渐渐地,她开始自我怀疑。
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二分班,她踢掉了自己不擅长的理科,一头扎进文科,开始重塑信心。也许是期许过高,一次模拟考试彻底将她的信心击碎。
“我不行我不行。”每天她都这样胡思乱想,课听不进去,作业完不成,甚至连学都不想上了。“就算我参加了高考,也考不上大学。”
父母苦口婆心,让她放轻松,她也不听,“小时候的成绩,都是我侥幸得来的。其实我并不优秀,甚至很笨很差,我都这么努力了还赶不上人家。”
后来父母带着小七找到了浙大精中(杭州七院)、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奕權主任医师。
在药物治疗和积极沟通下,小七能够正常上课学习了,也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
到了大学,她遇到了小学同学,交了更多朋友,积极参加社团,整个人改变了原有的“丧”。原本“学霸”的气质慢慢回归,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如今,研究生即将毕业,也计划和男朋友结婚。“以前一直在钻牛角尖,找不到宣泄的口子,现在一切都对了,接受自己的平庸,其实会轻松很多。”小七说。
真学霸考上重点大学
第一学期就逃课挂科面临退学
无独有偶。
与颜燕、小七的厌学不同,张鑫(化名)是个货真价实的学霸,一路从重点高中考进了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学,不仅学习好,长得也帅气,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大一上学期刚刚结束,妈妈就带着张鑫来到心理门诊。
原本优秀的男孩子出现了断崖式地“堕落”,逃课、挂科,面临着劝退。妈妈怎么也想不通,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揣着“考上大学,万事大吉”的心态,张鑫在高考那一年拼了命地学习,也如愿上了重点,学习了计算机专业。
一下子离家,张鑫就像“脱缰的野马”,完全放飞自我,在宿舍里成宿成宿地玩游戏,也不上课,不参加任何活动,也很少有社交,胃口很差,体重减轻。到了期末考试,张鑫想着:“临时抱拂脚,肯定来得及。”殊不知情况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控制。
“我想好好学的时候,感觉来不及了,精神很差,心情也很糟糕。”张鑫说。
后来,他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在治疗的过程中,汤路瀚发现,张鑫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严厉的父母,对他要求很高,一直鞭策他奋力奔跑。“学习动力来源于外界,一旦外界放松,彼此维系的关系就很脆弱,容易出现恶意补偿。”
汤路瀚说,心理这堂课的听众,不仅仅是学生,还得是家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